陕西“十一五”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村民们再也不用跑到县城凑热闹了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渭北高原上,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深秋的阳光惬意地打在脸上,陕西省宜川县牛家佃乡村民张永庆手插在裤兜里,斜靠在启用一年多的乡文化综合服务站的门框上,饶有趣味地向内张望,一场充满了谐趣欢庆的高跷表演正在文化站篮球场上举行。以往逢年过节才能看到的节目,如今在自家门口就可以看到,张永庆说再也不需要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去凑热闹了。这是近年来陕西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全面覆盖的一个缩影。

    为总结“十一五”农村文化建设经验,探索“十二五”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推动农村文化工作再上台阶,10月22日至23日,陕西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分别在黄陵县、洛川县、宜川县流动举行,全省11个地市和30多个先进文化县区代表与会参观学习。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先后出台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在陕西省文化厅统一安排下,全省组织实施“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工程(含送书下乡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舞台艺术繁荣工程、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全省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共维修改造文化馆、图书馆和剧院120个,新建乡镇文化站689个,先后为623个文化站、4833个行政村配送文化活动器材和设备,向57个长年在偏远农村演出的县级剧团配送流动舞台车。目前,全省共有文化馆(艺术馆)120个、图书馆111个、乡镇(街办)文化站1681个,从事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达9660人,中级职称以上的有1508人,占15.6%。通过经常性的专业培训,一大批责任心强、有专长、热爱农村文化事业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发挥引领功能,结合当地实际创办了马铃薯、柑橘、茶叶、苹果等特色文化艺术节庆,举办了龙舟节、民歌大赛、锣鼓大赛、过大年活动等,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让文化站和文化室成为推行健康文化、倡导文明生活的主阵地。在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推开的同时,陕西省文化厅还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进村活动,在全省连续多年举办百县千场文艺汇演、农民戏剧节,通过导向性和示范性的高水准文化演出提升农村文化活动水平。2009年,全省艺术表演团体赴农村演出1.6万场次,农村观众达2069万人次。

    在陕西省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和文化队伍建设成为重中之重,陕西省文化厅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的作用,不仅扎实推动农村文化信息资源网络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先进文化县区建设工作,还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引导和扶持民办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村民自办的文化大院、图书室、农民自乐班、秧歌队、锣鼓队、社火队和民俗文化村等蓬勃涌现,户县农民画、凤翔泥塑、华县皮影、安塞腰鼓、陕北剪纸、千阳布艺、绥德石雕民间艺术品等走红市场,示范带动农村手工艺品市场的发展。

    为注重实效、扩大交流,此次陕西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被分为先进文化站(室)实地参观、经验交流和大会报告学习3个部分,紧张而富有成效的会议安排让近200名与会代表获益匪浅。陕西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把这次会议形象地比喻为,“看一看”,实际参观先进文化站建设成绩,获取经验;“算一算”,算算建设投入,比对现状和问题,寻找差距;最重要的是启迪大家“想一想”,理清思路,确定以后的建设规划,搞好文化建设。会议期间,代表们实地参观了黄陵县、洛川县、宜川县的县级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等7个各具代表性的场所。每到一处,代表们发现,各地不仅三证齐全、人员到位,而且图书阅览室、文化综合活动室、博物馆、电子阅览室、室外活动室和演出剧场,一应俱全,设施功能齐备,可以开展文化演出、电影多媒体放映、体育健身、科普培训、民俗展演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崭新的馆室和电脑、图书、文娱器材,使文化站俨然成了当地最亮丽、最具吸引力的活动场所。在农村群众眼里,文化站不仅是老年人的文娱基地,更是农业科技培训的大课堂、青少年教育的文化乐园,成为倡导先进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塑造新型农民的和谐农村加油站。

    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全省要进一步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文化需求,实现“建得好、管得住、用得上”目标。他表示,要加快推进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规范化建设,争取用两年时间实现市县50%以上的“两馆”达到三级以上标准。要提升乡镇文化站层次,将乡镇文化站建设成为活动丰富、功能完善、特色突出、辐射性强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村级文化设施建设要在提高标准、开展活动上下工夫,达到设施有人用、活动有人组织并能带动更多人参加的目的。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基层文化建设在抓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抓管理,让每一个文化站和文化室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