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短短几年,文化创意产业便如遇春风,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大江南北迅疾地成长起来。面对这样一个公认的朝阳产业,几乎所有人都怀着时不我待的殷切期望,上至政府决策,下至民间资本,无不在积极地寻求新一轮发展机遇。
当拥有丰富资源的大城市渐渐摸索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法时,很多中小城市正处于焦灼中,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命题不是像过去一样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如何在乡土特色、区域文化中找到启动开关,激活整个文创产业。
创意和利益之间的平衡
11月4日,中国动漫万里行走进桐庐暨“潇洒桐庐”首届文化创意节拉开帷幕,主题展览、产业论坛、创意大赛等次第上演,主办方之一的中国国际动漫节节展办把国内知名的动漫企业带到了桐庐,浙江大学师生在当地展出最新的工业设计成果,Cosplay真人秀首次亮相桐庐令当地人大开眼界……一周时间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桐庐人津津乐道的热词。
发展文创产业,首先要认识这一新兴的经济形态。尽管产业的终极目的是盈利,但大部分地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和产业回报,忽视了文化、创意的基础作用和特殊性,使发展受到制肘。
以动漫为例,杭州近年来着力打造“动漫之都”,通过各种有力的举措扶持了一批本土动漫企业,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内一些知名的动漫企业陆续将本部迁到了杭州。但不可否认,目前动漫精品还不多,尤其是电影,与国外的差距仍然很大。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公司没能意识到动漫产业的特殊性,只注重技术提升,忽略了产品的艺术特性,最终陷入困境,有的还退出了市场。
以文化为内核,这正是文创产业不同于一般制造业之处。中国国际动漫节节展办宣传活动部副部长葛继军认为,现在中国动漫公司最紧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好的创意,因为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本土文化,不少动漫作品故事情节薄弱,形象设计僵硬,或者干脆完全欧化,没有自身特色。反观国外,好莱坞吸取了中国文化元素,创作出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一批大受欢迎的动漫作品。因此,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创意本身只能是舍本逐末。
凭借《子不语》率先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知名漫画家夏达认为,漫画和动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国外,一部漫画作品获得市场认可后,通常会被改编成动画,这可以说是市场成熟度的一种表现。但在中国,漫画和动画被混为一谈,结合得过于紧密,很少有人去探讨其艺术特性,而只注重发展所谓的动漫产业,并借助它推动经济转型。
美国的本土文化产业化
考察国外的文创产业,可以带给我们不少启发。
英国人最早提出和推动“创意经济”,而近100年来,全世界文创产业发展势头最好的当属美国。由于版权原因,美国的文创产业一直由市场自发产生和发展,但近些年来,政府开始介入和影响产业的发展。
马萨诸赛州设立了全美第一个创意经济的官员职位,专职负责对创意经济和文创产业的指导,令人瞩目。在经历了10年经济衰退、背负几十亿美元赤字的密执安州,新任州领导提出“创意阶级”、“人才和城市就是硬通货”等概念,以创意经济振兴城市,让密执安州的经济有了很大起色。
美国美中传媒出版交流协会的王青平博士是杭州人,在美学习生活多年,去年代表杭州参加全球创意经济高峰论坛,实地考察了多个城市的文创产业发展情况。在走访美国南方8个中小城市后,他对当地文创产业的发展模式感触颇深。
“像小城福特堡,他们充分挖掘美国的牛仔文化,一切都围绕牛来做文章。还有一个地方叫烟雾山,过去是土著居民的居住地,现在利用印第安文化开发旅游,很赚钱。”王青平说,“这些中小城市都有意识地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发展文创产业,形成了自身特色,同时与大城市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城里的旅馆等公共场所发放免费的资料,以吸引游客,效果很好,让我感到意外。”
即使在大城市,文创产业也大多依托城市文化而生。费城的涂鸦族由来已久,市长为了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在1984年聘请壁画家引导人们从事有创造性的壁画。到了1996年,新任市长将壁画艺术正式立项,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公共艺术项目,至今已绘制作品3000多幅,费城因此被誉为“壁画之城”。
费城北部自1885年以来就是纺织工业城的中心,后来纺织业搬离费城,艺术家聚集在废弃厂房里,开设艺术公司、MV制作间、画室等,尽管条件简陋却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王青平介绍说,费城地区文化创意活动一年的经济影响力总值达600亿美元,能创造76.6万个就业岗位,产业总收入325亿美元,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
小城市乡土文化现代化
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无论平台、区位、资源都不占优势,在文创产业风生水起的当下,又该选择怎样的发展之路?王青平建议,“无中生有”和“节外生枝”两种发展思路都应尝试,传统产业较为发达的可以考虑转型,经济本就不发达的可以另起炉灶,不要忘记,文创产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
“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历史和乡土文化,并实现其现代化,这个现代化不是拆了旧的建成新的,而是在表现形式上更为多样,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王青平说。
中国美院传媒动画学院副院长林超对此持相同观点,“现在很多中小城市不知道怎么发展文创产业,或者盲目发展,其实宝就在自己手上,就看你怎么去开发。要尊重传统文化,要去爱它,然后在新的形势下结合新的需要发展新的形态。”
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沿着这个思路着力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在本届桐庐文化创意节上,多家动漫企业与桐庐本地公司达成了合作。桐庐没有动漫企业,也不期望生产动漫,而是利用现有的剪纸、故事、制笔等特色文化和块状经济,在动漫产业链上开拓市场空间。
桐庐是有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艺术在富春江两岸流传了1700多年,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艺术名家,小品创作和民间故事虽然历史不久,却带着泥土的清香远扬四方。国内知名动漫企业宏梦卡通集团的副总裁罗沐考察后大为赞叹,“新兴的动漫产业与优秀民间艺术接触较少,很多艺术门类不在一个平台上,彼此之间没有打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提倡国际化,也要挖掘民族特色,不能偏废,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与各个艺术门类的大师进行合作。”
罗沐说,动漫的拓展性很强,可以进入很多行业,桐庐县分水镇是“中国制笔之乡”,年产量达到惊人的世界人均一枝笔,利用动漫形象开发衍生产品,将有望打开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已经和2家制笔企业签约,通过授权、合作等形式,开发卡通笔等一系列新产品。”
杭州安高卡通影视有限公司也与桐庐当地企业签约,结合动漫作品《笨笨》开发衍生产品。公司总经理任东耀说,桐庐有富春山水,画家叶浅予创作了大量漫画、速写,还有众多用剪纸讲故事的艺人以及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合作的空间非常大。
桐庐县有关领导介绍说,文创是县里这几年主打的一张牌,一方面积极走出去推介自己,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民间手工艺虎头鞋设计邀请赛、中国抽纱刺绣名家名品展等活动提升影响力。目前,桐庐已将发展文创产业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关于鼓励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正在筹建桐庐县文化博览园,希望以文化点睛,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文创改变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