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快过完了。如果将这一年里的人与事凝固成最真切的记忆,你会选择哪个汉字来描述?近日,天涯论坛发起了年度汉字评选活动,由网友来海选心目中最真切的感受。截至目前,“涨”字暂时领先。
涨
[推荐理由]
什么都在涨,神马(记者注:什么)都买不起了
活动刚刚开始,点击率已接近10万人次,3000多名网友跟帖回复。第一个脱颖而出的就是“涨”字,大约1/4的网友赞同其为年度汉字。
网友推举“涨”字的理由很简单:“2010年什么都飞涨,坐飞机的发现燃油费涨了,开小车的发现汽油涨了,买菜的发现大蒜黄豆绿豆姜统统涨了……奇怪的是,工资却不涨。”
众物涨价,涨得网友“杯洗交加123”直言:“物价涨得神马都买不起了”。
其实,2007年评选出的年度汉字也是“涨”。当时与“涨”字密切相关的是汽油的“油”。而今年“涨”联系更多的是农产品——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一军”、“苹什么”。
网友“矿泉水平”推举的是“撞”:“汽车与肉体的碰撞,软件与软件的碰撞,房价与钱包的碰撞,网民与热点事件的碰撞……凡此种种,无一不撞得火花四溅,观者如云。一个撞字,折射出社会万象,寒冷和温暖。”
所以,他认为“撞”字无疑是2010年最具包罗性、代表性的年度汉字。
这个撞字得到不少网友的认同,因为“今年有两件事情可以精确地用‘撞’来形容,首先是李刚的儿子开车撞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这是具体的‘撞’;另一件事是腾讯公司和360公司在电脑上碰撞,这是抽象的‘撞’,同样十分生动。”
网友“李琳玉壶”则选择了一个看似和热点话题无关的汉字:道。
他觉得,网友们推荐的“涨”、“乱”、“炒”、“慌”、“撞”等汉字过于消极,“道”则是一个中性的可扩展词。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而一年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寻找道路和道理。运用“道”字的多解性,可表述今年引人注目事件所蕴含的“道”,耐人寻味。比如:李刚父子哭泣有道、腾讯与360软件战霸道、矿难的生发之道。
最有网络特色的年度汉字,推选来自网友“往事就不随风”选择的“哦”。
“神马我都习惯了,没有任何让我惊讶的事,就算把1949—2010里所有你们认为脏、乱、黑、吐、反等词加起来,我还只是轻轻的一声“哦”。
网友“杰拉德2010”也送一个字“哦”:“喊得再多有什么用,骂得再多有什么用,现实不还是那样。哦,一声,一切如常。”
撞
[推荐理由]
开车撞人、QQ与360对撞
道
[推荐理由]
我们都在寻找道路和道理
哦
[推荐理由]
轻轻一声哦,表示我已知道
年度汉字由来
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
我国开始最早评选,且评选单位较为权威的年度汉字评选应该是“汉语盘点”年度关键字词评选。“汉语盘点”年度关键字词评选该活动始于2006年,由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商务印书馆、新浪网主办。
四年来的年度汉字分别是2006年的“炒”、2007年的“涨”、2008年的“和”、2009年的“被”。另外,还有一些媒体和网站举办的年度汉字评选,如“哥”、“囧”、“具”等网络用语也曾经成为年度汉字。
打字超快,表明喜欢你
昨日,搜狐网登载《QQ聊天习惯浅谈》技术帖。该帖称,聊天时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说话像连珠炮似的人,跟他们聊天,QQ可以一直响个不停……一种是不需要你的认同,这类人可能在现实里遇到陌生人时都有些不善言谈,除非遇到了非常好的朋友;另外一类多半是20岁以下的年轻网友,“如果碰到打字超快的,你连回复都插不上话的,那么恭喜你,他/她对你应该是很有好感的。”
扬子晚报:“涨”字背后涌动的是民意诉求
近日天涯社区启动了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这个网友推选年度汉字的活动从11月2日开始,12月15日结束,网友们可以自发推选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汉字。从网友们讨论的情况来看,“涨”暂时取得领先。(11月14日《华商报》)
涨,又见涨字。清晰记得,2007年年度汉字就是涨。虽然有关部门一直认为那不叫“通货膨胀”,但“涨”总是客观事实。时隔两年,“涨”字有望再度登顶年度汉字,令人百感交集之余,不免一番咂摸。
平心而论,纵观今年的年度表情,比涨更暴烈的汉字,多得不胜枚举,比如拆、比如撞,比如狂,但为何涨字能够异军突起,遥遥领先于这些更血腥更有冲击力的汉字?说白了,涨字更有“杀伤力”:一轮又一轮的物价涨势,绝对称得上“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另外涨字波及每一个人,因此带给人们的冲击具有相当广阔的普遍性。
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之下,民众的情绪表达,有揶揄,比如“蒜你狠”、“豆你玩”、“姜一军”、“苹什么”;有叹息,“去年2元吃四个苹果,今年4元吃两个苹果”;更多的是被逼迫出来的生存智慧,比如,近日一份“菜奴省钱攻略”在网上广为流传,城市菜农也应运而生,有市民在街道的花带上种菜,更有白领在家种:“在花盆里种点葱蒜,省钱又省事”。此外,出现了“涨价不止,抠抠不止”的抠抠族,那些囤积生活用品的达人则被形象地称为“海豚”……
当然,要跑赢物价涨幅,光节流还不够,还得开源。问题是,怎么开?到哪里开?笔者认为,还富于民,让利于民,应是当下最需要考虑的公共政策。本月11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全国10月实现财政收入7860.3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15.38亿元,增长14.8%。累计来看,前10月全国财政收入7089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02亿元,增长21.5%。前不久,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传递出推动民富的信号,有了决策的信号,又有了财政基础,还富于民,当是执行力的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社会冲突有两大原因:一是不平等的社会系统;二是下层被剥夺状态。很显然,物价的持续走高,如果不能以收入的增长来抵消,这种断裂必然导致和加重民众的被剥夺感。有媒体评价,CPI突破警戒线,将带来险峻的形势,这绝非危言耸听。
涨!涨!涨!涨字领先年度汉字评选的背后,聚焦了民众焦虑而不安的心情,同时也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个年度的表情。为何这平实的汉字,一下子风生水起,让民众竞相传播、备有痛感?其实,涨字的背后,还汹涌着强烈的民意诉求,简言之就是希望物价降一点,腰包鼓一点。那么,相关部门能读懂涨字,读懂文字背后的民意诉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