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共享工程更好地服务西藏群众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05年,西藏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5年来,工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各级中心的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然而,与其他地区相比,西藏的共享工程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清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把握机遇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为老百姓服务的能力。

    “县县有中心”年底实现

    2005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到2010年前,建成1个自治区级分中心、7个地市分中心、73个县(市、区)基层中心和覆盖全区大部分城市社区、乡镇和重点村的1000个卫星三级站。每年加工整理一定数量的西藏特色数字文化信息资源,使西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明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的目标。

    围绕这个目标,西藏开始全面启动共享工程西藏分中心建设工作。2007年8月,分中心的设备采购工作顺利完成,并在西藏图书馆进行了安装,奠定了全面推进西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设施基础。为了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分中心加大了队伍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了资源接收、传输等各项工作。另外,西藏3个试点县支中心也在2007年投入使用。到2009年,41个县支中心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其余29个县支中心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有望在年底完成建设任务。至此,西藏将全面实现“十一五”期间“县县有支中心”的目标。

    按照国家已经明确的“村级基层服务点要随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基层点建设同步推进,文化系统不再新建村级基层服务点”的要求,本着不重复建设的原则,西藏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已完成的基层服务点的基础上,正在对752个村级基层服务点进行设备安装工作,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将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基层点合二为一,实际上是让资源优势互补、让使用更加方便,同时社会资源效益也更高。

    如何让共享工程发挥作用?最重要的还是依靠人才。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网点的作用,近年来,西藏先后举办了多期共享工程业务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愈百人,还派图书馆业务人员参加了国家中心举办的10余期培训班,提高了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共享工程工作队伍建设。

    人才和资源成最大制约因素

    西藏的共享工程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自治区所制定的共享工程“十一五”目标尚有距离,与其他省市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共享工程建设还未摆到应有位置。一些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在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的西藏基层实施共享工程的重要性。西藏地区偏远、幅员辽阔、人员相对稀少,最大的县不到10万人,最小的县不到1万人,最大的乡有8000多人,最小的乡才1000多人。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来发展基层文化,会跟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些地方建图书馆很难,成本太高,而且不一定能用得上,所以西藏必须走另外一条路,就是用共享工程去解决这个问题。共享工程从策划到实施,对边远地区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里的资源共享很难依靠个人力量或者其他社会资源解决。然而,有些地方政府还没有高度重视,特别是没有搭建有效的工作机制。房子修了,设备有了,人员在哪儿?运作经费在哪儿?怎样实施?怎样能吸引更多的群众来使用?这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管理与技术人才严重匮乏是西藏共享工程面临的又一大难题。由于共享工程是一项新型工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目前,西藏各级中心没有一个能够熟练操作、管理和维护共享工程设备的专业人才,自治区分中心也只是由3名图书馆工作人员临时负责共享工程工作,技术水平远远无法满足共享工程的建设需要,无法胜任自治区分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无法开展对基层服务点的业务指导和设备维修等工作。已建各县支中心也因管理与技术人员匮乏而无法经常开展活动。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共享工程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匮乏问题已成为西藏共享工程顺利推进的最大障碍。

    另外,西藏的特色资源建设也急需加强。由于共享工程自治区分中心的许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缺乏资源建设和传输能力,已建各县支中心资源建设工作更是一片空白,特色资源建设任务繁重。目前只完成了《西藏藏戏资源专题库》建设任务,以及《西藏民间舞蹈资源专题库》的前期拍摄等工作。共享工程的服务对象绝大多数是藏族老百姓,播放的节目却都是汉语,用的是汉语字幕,讲藏语的群众看不懂。缺乏藏语方面的资源,是目前工作的瓶颈。

    由于资金无法落实,目前的西藏共享工程建设与“十一五”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共享工程很受老百姓欢迎,然而,在已建成共享工程基层点的一些地方,还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对核心设备的保养、管理也不够。

    把握机遇提高服务能力

    2010年是西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攻坚年,为全力以赴做好西藏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努力完成国家和自治区提出的文化共享工程目标,共享工程的工作人员要根据“一级财政、一级事权”的原则,积极与县财政沟通,争取将目前制约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开展活动的瓶颈因素如宽带费、电费、维护费等运行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以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进一步认识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确保西藏共享工程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第二是要把握机遇,切实做好知识储备。国家中心去年为西藏举办了一次培训班,今年到西藏来再一次举办培训班,充分体现了国家中心对西藏共享工程队伍建设的大力支持,西藏的共享工程工作人员要认真把握机遇,紧密联系各自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珍惜难得机遇,认真听讲,虚心求教,相互交流,以便回到各自岗位后能更好地为基层干部群众服务。

    此外,还要完善各县支中心的管理制度。自工程实施以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先后为西藏共享工程建设投入了6996.5万元,其中国家投入5484万元,自治区投入1512.5万元。为使国家投入不闲置不浪费,西藏各县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结合国家要求和自身实际,制定相关服务、设施设备管理与维护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并根据共享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管好、用好、维护好所有设备,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者刘建敏,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