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商道、人道、天道——电视剧《新安家族》引起热评热议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者按  39集历史大戏《新安家族》以清末民初民族资本的崛起、发展壮大为背景,以徽商汪、许、鲍等大家族为争取民族自强而与外国列强资本展开殊死较量为主要线索,再现了上世纪初期中国政治、经济波澜壮阔的风云变幻,通过三代徽商的坎坷与辉煌的悲壮历程,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徽州经商济世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该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一套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网络热评如潮,观众们对其倡导的诚信、公平的徽商商道普遍认同,更被剧中人物高尚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感染,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成为荧屏内外热议的话题。为探讨该剧的艺术得失,引领今后的历史正剧创作,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发行人、制作人等对该剧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报将分两期刊登与会者的主要观点。

    我们为什么要拍《新安家族》

    张苏洲(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广电局局长):

    电视剧《新安家族》的题材取自于我们安徽皖南的徽商,这部电视剧以近代以来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在风雨中成长的艰难历程为背景,通过三代徽商的坎坷与辉煌的悲壮历程,再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展示了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发源于安徽的徽商,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帮,曾经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年之久,演绎出“无徽不成镇”的传世佳话,对安徽乃至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来看徽商,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段精彩的历史,是一个知名的品牌,更是一种博大深邃的精神。

    徽商精神可以概括出很多内容,但最主要的,是不是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拼搏神。徽商人称徽骆驼、绩溪牛,说明他们特别能吃苦耐劳,逆境求存、负重前行;第二,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诚信精神。徽商经营讲求商业道德,以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第三,锐意进取、趋时求变的创新精神。徽商注重实践,终身学习、不断创新,他们突破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做出贾而好儒的非凡创举,走出一条寄命于商的新路;第四,协作团结、和兴共荣的团队精神。徽商有和商一说,讲求和谐,秉持和为贵、和气生财,互帮互助、和兴共荣,依靠整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五,广施善举、义行天下的奉献精神。徽商致富不忘报效国家、回报社会,开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先河。

    徽商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凝练,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安徽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徽商精神,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精心选择这样一个题材电视剧的原因。

    文化自觉的体现

    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我认为电视剧《新安家族》是安徽广电系统的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实践行为。在娱乐至上的风潮下,这部剧不满足于娱乐,不回避崇高,以严肃的态度正视历史,在思想发现上他有独特的东西。在这部剧中,强调了道,道术有别。道就是价值取向,他不是写术的,不是玩弄权术、商业伎俩,而是在讲人道,讲公平,所以就有强烈的现实感。这是我们在处理历史题材创作时候的一个根本问题,发思古之幽情都是为了现在。就像大家在讨论的,没有道德的财富,没有信仰的科学,没有奉献的信仰,都是违背“道”的。我还想加一条,没有美感的文化,也是违背“道”的。

    《新安家族》的思想发现还在于:没有用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去表达。他让你看到资本的罪恶。特别是在剧情中,我一看就想起马克思资本论里的话,资本这个东西来到这个世上,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淌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剧中的人物许善夔就是一个典型。我认为《新安家族》这部作品就是在正确的历史观和美学观的导演下创作的。这个电视剧发现的问题对我们当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包括我们这个国家要构建共有的经济家园都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它是一个历史题材,但是它打到共鸣点上了。这一点是最值得探讨的,这就是文化自觉。这个作品因为有文化自觉,所以也充满了自信。

    民族意识自觉的进步

    王伟国(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喜欢《新安家族》的理由很简单,首先,该剧从历史理性的纬度阐释了近代史上中国商人的甘苦;第二,该剧从人文关怀的纬度,进行了历史反思。我觉得这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好作品。

    该剧有三点值得研究:第一,将徽商汪家、许家、鲍家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外国列强资本进行了较量,与我们经过的变革,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等紧密结合,表现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兴旺决定着国家工商业和民族工商业者的兴旺,商人的命运不可能脱离国家的命运,也不可能脱离变革时代的命运,把它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我觉得这很好,历史氛围比较真实。

    第二,这部电视剧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冲突全方位的体现出来。经商的王道与霸道,这是重要的戏剧冲突和文化冲突,比如说许善夔的霸道,许晴川的霸道,英国商人桑普森的霸道,日本商人森本的霸道,揭示了霸道的种种劣根性,才有可能提出来王道。王道就是以德治商,以仁评商,这是完全不同的观点和文化冲突,构成了电视剧文化的命题。

    第三,近代的中国商人在帝国主义的迫害挤压下,逐渐向民族意识自觉和文化意识自觉上进步。这部剧实际上是在刻划对人的尊严和对公平权利的竞争。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戏剧冲突非常丰富。将人物的命运和戏剧冲突事件交织在一起,生动好看。这部剧后来描写在和日本商人渡边、森本较量,和日本军人较量,从争取商业公平权和平等权上升到中国商人爱国的情怀,抗日的情怀,民族精神不能被屈辱,精神境界马上就提高了。这恰恰是中国商人最本质的东西,是中国商人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来的是中国的民主精神,也使这个作品主题得到升华。

    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历史正剧

    赵红梅(安徽电视台台长):

    《新安家族》是我们安徽电视台按照我们省局的要求,“由电视剧的播放大台向电视剧的制播大台转变”的重要的战略成果。是我们实现全本土化创作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也是我们传承徽商精神,展现我们徽文化魅力的一次积极的努力。他以一种传奇的故事形态,讲述一个家族在家与国、道与术的矛盾中,以家报国,以道驭术的风范。

    《新安家族》推出之后,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安徽省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好评如潮,赞誉有加。上至省里的领导,下至普通的百姓都在热议这部电视剧。这对我们电视台制作弘扬主旋律的、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精品大剧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坚定了我们向前走的决心。

    应该讲,近年来,电视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主要业态,已经成为电视观众最为喜爱,也是电视行业最关注的重要内容,电视剧的收视比重高于播出比重。电视剧在播出当中是超过其他电视作品的,包括新闻和综艺节目。安徽卫视是最早发现了电视剧的独特产业价值,并进行有效开发的省级卫视。我们很早就确定了战略定位,赢得了品牌优势。这些年我们在一些重点大剧上做了一些尝试,这次《新安家族》的成功推出,就是我们的一次开创和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一步我们将以这部戏为起点,进一步深化我们电视剧的特色,多推出一些像《新安家族》这样制作比较精良的优秀的国产电视剧。

    “公平商权”的激情呼唤

    李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如果说此前一些成功的近现代家族商业题材电视剧主要是以对中华商道中的诚信为本的深度开掘打动观众的话,那么相比下,《新安家族》的新突破则是对追求“公平商权”的不屈历程和自强精神的深度发掘。这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形象揭示维护公平商权是民族商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光有诚信是不够的,没有公平商权,就不可能有平等竞争和商业的健康发展。《新安家族》通过对主人公程天送传奇人生和汪、许、鲍三个家族沉浮荣辱的形象展现,生动地揭示出官商勾结、买办与洋商勾结的垄断是公平经商的天敌,阴谋与暴力是绞杀平等竞争的灾星,它们都是超经济的掠夺者,打破垄断、建立真正公平经商秩序作为保证民族商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不仅需要诚信商家的自强与联合,还呼唤着社会各方面的良知。该剧对这个问题的发现与开掘,在当前影视剧创作中是有开拓性的,并有着现实警示意味。

    其二,呼唤与公平商权相适应的良好商业道德。《新安家族》通过九条鸿泰商训,在商海风云中着力凸显程天送和鸿泰庄坚持“以诚为利”、“以和为贵”、“以衡为价”、“以信为赢”、“以需为货”、“以均为财”的经商准则,凸显“仁、义、信、和”的商业道德感召力,这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商业道德的一种精彩概括,也是对公平商权所作的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诠释。剧中通过对许晴川父子可悲下场,余松年的可耻人生与程天送的顶天立地的鲜明对比,让观众很自然地感悟出商道就是人道,如何经商归根结底是如何做人,建立和维护公平商权的良好秩序,呼唤着经商者道德修养和人格建设的加强。

    其三,彰显出国家与民族尊严感是坚守公平商权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商业要健康发展,要做大做强,不仅在国内贸易中要坚持公平竞争,而且在国际贸易中也要坚守公平商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坚守民族企业的公平商权,既要靠国家政权的支持,还要靠民族工商业家自身的实力和民族尊严感。

    吸引人的是命运 感动人的是真情

    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新安家族》的戏核原本是徽帮商人的为人为商之道。徽商在徽州,原本就是以家族血缘聚集的,外出经商也是以家族为集群的,这是徽商经商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使得《新安家族》这部电视剧很自然也很容易地把“家族故事母题”叠加到“商战故事母题”上来了。而从常规上说,又是它把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家族故事母题”和“家族叙事模式”做得中规中矩,契合了中国广大观众喜欢看家族成员家国情仇悲欢离合故事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满足了大家的审美期待。

    人们看《新安家族》,回溯剧中当时那一段以汪、许、鲍三大家族为代表的徽商群体,始终围绕着中国商人与洋人在茶叶贸易中争取“公平商权”的历程,既有传统商战剧中人们的勾心斗角,又有与外国列强资本抗争的爱国情怀,它艺术地演绎的就是中国商人为复兴家国民族大业自强不息、奉献牺牲的艰难历程。最后,剧中,当日军入侵,民族灾难从天而降,国家危亡,大难临头,原先互相对峙的大商人们就捐弃前嫌,同仇敌忾,为我中华,共赴国难,终于死的死、亡的亡,这分明是为“社会史”和“家族史”的融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几十年里,三代人的人物的命运与历史风云的变幻,就这样紧密地糅合在一起了。由此,可以说,全剧是在通过汪、许、鲍三大徽商家族的“家族史”描写晚清时期中国的“社会史”,用晚清时期中国的“社会史”托举着汪、许、鲍三大徽商家族的“家族史”。当我们穿行在历史的时空长廊里,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回看剧中汪、许、鲍三大徽商家族一代又一代的男男女女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态,回看他们多彩多姿的人生遭际,栩栩如生的秉赋个性,看他们荡气回肠的生生死死,体悟他们感人肺腑的爱恨情仇,我想,我们都能够感受到,这一群人物,既由历史支撑和托举起来,又折射和映照着历史,“家族史”和“社会史”就这样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表现出了凝重的历史印记和鲜明的时代风采。

    商战题材的挑战

    阎晶明(《文艺报》总编辑):

    首先,中国表现商业题材的戏,基本都要写成商战戏,为什么不是一个阿信或者是大长今的奋斗史?而是商人之间的斗争史,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其次,这也是一个情爱戏,呈现的都是很美好的,但都是一个结果,有情人难成眷属。这其中还有很深重的历史背景,从清末到民初到抗战,任何一个方面处理好都不容易。第三,这部剧本身想突出徽商的理念,一开始的商训和程天送办公室挂着的“天行健”的条幅都是体现。最后这个戏又突破了徽商的理念。

    在商战方面,我觉得这部戏对三大家族的铺排还是不错的。在商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是商业竞争的残酷,而是人格力量的高下,但过度强调这一点,具有一定的冒险性。这部戏整个都是弘扬徽商的精神,其实就是讲两个家族的故事,第三家——鲍家是从海外回来的,戏份不多。实际上整个戏的主体是许、汪两家。而这个过程中,许家的道德逐渐弱化,而汪家的道德感越来越强,都是徽商,到底是谁代表徽商呢?我可以说许家也代表徽商,当然最后光明伟大的是汪家,但是作为负面的内容,过度演绎会造成记忆深刻的印象。从情节的设计上,最后都写成有情人不成眷属的偶然性,这对戏剧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让戏剧在具备复杂性的同时,损失了主人公形象的完美度。这部戏最冒险的是文静和程天送,还有余松年的关系,但是作为戏剧冲突来说,使这个戏的变数增多了。所以这部剧给了我们很多的挑战和可能性,情爱、商战、历史,所有可能出现的要素,在这部戏里都给装进去了,包括地域性和新安这两个字的作用。这么大的跨度,线索这么明晰,逻辑性这么强,非常的不容易。但是如何使包容性成为一个互相生发的,而不是互为代价的过程,这个可能是我们以后做这种剧本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戏里的语言,都是非常好的,不是过去的古代语言让人觉得晦涩难懂,但是也有一些过度的现代化的说法,这也是要琢磨的,这也是中国电视剧普遍的特点。

    国家发展需要精神引领

    许辉(润景翔盛影视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安家族》总制片人):

    《新安家族》播出后,很多人说这是一部主旋律剧,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效果。我们投资这部剧的初衷很简单:我们有幸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不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我们虽然是商人,但是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好商人。投资制作《新安家族》这部电视剧,就是要把我们对国家、对历史、对民族、对传统文化、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向更多的人、更广阔的范围传播,让每个观看的人都能激发起爱国家、爱历史、爱人民的民族情感,在引导大众文化消费的努力中尽我们一份力量,这是我们视为最神圣的职业责任。

    国家发展需要精神引领,这就是最大的市场。只要你的作品关注国家兴衰,关注民族命运,关注人类情感,关注民生冷暖,有高度,有情怀;只要创作团队能沉下心来,耐住寂寞,用心创作,严格管理,狠抓细节,精心制作,这样生产出来的影视精品,市场永远都会向你敞开大门,这既是市场对我们的刚性需求和制作标准,更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市场规律和创作规律。

    我们投入巨资,出品了《新安家族》这部电视剧,从剧组建组到全部销售回款,要用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虽有盈利,但年利润率并不高。这对于仅仅追逐利润的公司是不可想象的。而我们仍然坚持这样做,大家就可以从中看出我们的战略脉络,我们并没有把利润最大化作为文化企业的战略目标,而是要坚定地实施“差异化的精品战略”——即:只有创新才能产生差异,只有用心才能产出精品,这里讲的精品就是不仅要有思想内涵、有人文关怀、有高贵情感、有民族大义、有国家命运,更重要的是它一定要好看,社会欢迎,观众爱看,在娱乐的同时还能让人得到心灵的感动和抚慰。为此,我们不贪大,不求多,不求暴利,只求新,只求精,更求“适销对路”,目标就是在市场上打造润景翔盛的精品品牌,努力提升这一品牌的美誉度,不断地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出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

    面对市场上的种种浮躁和诱惑,润景翔盛可以鲜明地宣示我们的价值观,那就是:在这个行业的精华与糟粕之间,我们一定会选择精华;在这个行业的主流与非主流之间,我们一定会选择主流;在这个行业的个体利益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之间,我们一定会选择社会责任。

    有品质、有品格、有品位

    秦振贵(中央电视台节目采购中心采购部主任):

    在年产量13000多集的竞争下,《新安家族》这部电视剧能够脱颖而出,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非常不容易。这说明它是有品质、有品格、有品位的好作品。

    有品质,有品格,有品位是我们为广大观众选择电视剧产品的原则。我知道《新安家族》这部电视剧从2007年开始制作,用了三年的时间。现在很多的电视剧从创意策划到播出不到1年,其艺术质量可想而知。长篇电视剧的生产周期,是有必然规律的,精心打造才会有品质;第二是品格,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应该是厚重的,有文化内涵的,而不是浮躁的,为形式而形式的,应该代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水准;第三,还应该有社会责任,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提供给别人的东西,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就像自己在家里一样,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总是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在里面,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负面的影响,所以,选节目就像给自己的孩子挑选文化产品一样,要有责任感。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板起面孔说话,也不是说不允许娱乐。收视率高是大家都希望的,我也希望我们播出的电视剧既有很高的收视率,又有很好的社会反响。但不能仅仅为了追求收视率而放弃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追求。我们最终决定播出《新安家族》就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在品质、品格、品位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讨

    张颐武(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民族有非常悠久的商业文化和商业精神,在今天中国大变革,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历程中,怎么样把中国人产生的商业精神发挥出来,特别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精神表现出来?每个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这种不同地域的性格汇总起来就是中华民族商业精神的总体展现。

    徽商精神的坚韧不拔,诚实守信,是值得抒写的,也是有德行的商人所普遍具备的。但徽商还有自己的特色。徽商发展的区域在上海和江浙一带,接近海洋文化,接近东南沿海,这使得徽商具有非常灵活和有弹性的一面。我觉得这个戏把徽商文化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是灵活柔软有弹性,但另一方面又是外柔内刚,这个性格表现得非常充分。

    年代剧最大的特点是传奇和情感结合,而《新安家族》是把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与大命运结合起来了,是表现一个大的主题,大的内涵。大主题和大内涵又与可观赏的年代剧的传奇性和情感深度很好的结合,这个非常不容易。在大历史中凸现商业精神,中国人在那么困难的历史时期,能够保持自己商业文化脉络的传承,而家族的传承是精神的传承,不仅是家族血缘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商业精神的传承。

    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新安家族》把个体生命的价值表现得特别深入,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有深入的表现。过去表现人物命运就是在故事里,在故事里讲一个人的沉浮。但是这个戏里表现的不仅是这些,还有个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主人公程天送坎坷的历程,父亲被杀,自己被人当卖猪仔卖去南洋,这些都是传奇,但是传奇之后是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力量。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给予了充分的人性的关照和理解,这就表现出很深的东西。商业精神的表现,人性关怀,使得《新安家族》这部戏很厚重,表现出了安徽厚重的文化特色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