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富民强区”战略中,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工作,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全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日前,记者就内蒙古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十二五”布局等问题,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志诚。
记者:“十一五”即将过去,这期间内蒙古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王志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文艺创作日益繁荣。近年来,内蒙古共创作各艺术门类剧(节)目1500余个,其中近60个作品在国内外一些重大艺术活动、比赛中获得了100多个奖项,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奖、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等。
二是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内蒙古现有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文化艺术节109个,从东部到西部,文化活动各有特色,如红山艺术节、科尔沁文化节、那达慕、昭君文化艺、鹿城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节、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也展示了优秀文艺作品。
三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大剧院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旗县级两馆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积极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站的投资任务今年底将全部完成。
四是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全区田野调查工作,查明不可移动文物古迹2万处,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被评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目前全区有两项世界级非遗名录项目、49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51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项目,26位民族民间艺术家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个乡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自治区政府命名了第一批6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记者:“十二五”时期内蒙古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措施是什么?
王志诚:在总结“十一五”经验的基础上,内蒙古文化厅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提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要以文化民生为主题,以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和发展“六大战略”,即文化惠民战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战略、繁荣民族舞台艺术战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草原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体制创新和队伍建设战略。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进,不断增强全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有新的推进。继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内蒙古演艺中心建设,新建内蒙古民族文艺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内蒙古美术馆,建设盟市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维修改造旗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嘎查(社区)文化室,同时建设盟市、旗县剧场和乡镇小剧场或露天舞台,改扩建基层乌兰牧骑排练厅。二是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上有新的突破。围绕重点剧(节)目创作和精品生产,制定舞台艺术创作规划,成立自治区舞台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制定出台专业艺术院团评估管理办法,提高艺术院团工作质量和创作水平。建立文艺演出制度,举办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和全区二人台艺术节。设立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政府奖,奖励作品,鼓励人才,大力繁荣民族舞台艺术创作和生产。三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新的成就。以大遗址和重要历史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国有博物馆新建和改扩建、馆藏文物保管及安全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快推动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支持阴山岩画、辽代大遗址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自治区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设立盟市级非遗保护中心,形成六级名录体系;尽快启动“自治区级抢救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申报命名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一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四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的作为。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以动漫业、文化娱乐业、游戏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等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五是在文化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方面有新的成效。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推进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各类文化人才培养。
记者:“十二五”时期,内蒙古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王志诚: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族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优秀文化产品,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提高;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对外文化交流形成新格局,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服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策法规更臻完备,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显著增强;发展文化高度自觉,为自治区“富民强区”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推动内蒙古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实力雄厚的民族文化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