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大潮席卷华夏大地,为进一步推动海军部队群众性读书活动的开展,原海政文化部决定在全海军组织开展“闪光的金锚”读书活动,围绕每年的教育主题,推荐精品书目、组织读书演讲、举办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并在年底评选先进读书指导小组和个人,以此让更多的青年官兵拿起书本,读书学习成才。
紧跟时代发展 更新读书理念
20年来,在蓝色文化建设中,“闪光的金锚”读书活动日益发挥着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既服务于海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也满足了青年官兵成长成才的精神需求。读书活动在顶层设计上,围绕一个教育主题,不断设置融“导学、导思、导评、导行”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吸引更多官兵积极参与;在技术手段上,时刻瞄准海军多样化军事任务,配备电纸书、MP3、MP4、MP5等先进的阅读器,既方便官兵学习,又拓展了阅读的内涵与外延;在硬件建设上,始终针对官兵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渴望,基层部队学习室及配套建设逐年上新台阶。与此同时,为让官兵把学习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各部队以“闪光的金锚”读书活动为牵引,帮助官兵树立了正确的读书理念和成才观,确立为提升素质而读书的理念。海军部队使命任务的新拓展、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要求,都在挑战着官兵的理论水平、知识架构和思想境界。南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注重向读书学习要能力素质,依托新装备列装组织官兵读书学习,提高了官兵对本专业的驾驭能力。知识和经验是能力生成和提高的基石,读书学习则是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东航某场站组织官兵就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读书学习,摸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履行使命能力逐步提高,形成了工作—学习—工作交替进行的良性发展模式,让知识与专业“无缝对接”。读书不仅增长知识、改变命运,更重要的是能改变人的生活习惯、精神面貌和思想深度,读书养性、读书怡情,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常年组织诗歌朗诵会、读书演讲比赛、读书会等活动,读书逐渐成为官兵们乐此不疲的生活方式。
助推官兵成才 促进部队建设
能力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官兵坚持读书学习,因此,良好的读书环境、有效的机制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很多部队以“内部挖潜、外部共享”为机制,拓宽图书来源和渠道,即坚持每年都拿出专项经费为基层官兵购买书刊、报纸,并广泛开展“我为连队捐一书”活动,鼓励官兵将闲置的图书捐献出来,与驻地图书馆联系协调,设立图书馆部队分馆,盘活了部队和驻地两级图书借阅资源。以学历考试、技能考评为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专业技能比武、一专多能技术能手评比、信息化综合知识竞赛,激发官兵学业务、练技能、强本领、提素质的积极性。以“建功军营、岗位成才”为核心,建立务求实效的读书制度,结合不同部门、专业,定制个性化的读书成才计划。某工程船大队被人称为“桩王”的某打桩区队长吴成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打桩专业知识和潮汐知识,并反复进行模型实验,创出了利用潮汐挖掘打桩极限的“潮汐打桩法”,这项成果被地方很多施工单位采用,江浙一带,不少打桩船都称这种打桩法为“成银打桩法”,几十年来,他参与了多项军港建设工程,并被评为海军优秀士官标兵。现在,结合本职岗位读书成为了许多官兵成才的捷径。
打造“书香军营” 倡导阅读文化
阅读是心灵的瑜珈,是改善和调整心灵方式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最高层次是心灵的阅读,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与享受。如今海军部队的发展变化大,花园式营区、宾馆式宿舍、海景式训练场,官兵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是很多人的幸福感、工作的干劲并没有跟上去。人生价值观是什么?军人的价值何在?这些都需要青年官兵通过读书进行思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广大官兵的阅读方式和习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电脑阅读、网络阅读、手机上网阅读,以其内容更新快、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满足了年轻官兵的阅读需求。
阅读是美好心灵的需要。无论读书形式和内容怎么发生变化,阅读都是永恒的,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和个人精神的发育。海军的建设需要加强知识创新,这些都和读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各部队在倡导阅读文化上都采取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通过开展“读好书、立好志、当好兵”活动,推广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读书活动经验;通过读书学习讲座和“读健康书籍、做阳光军人”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新兵重点阅读《士兵读本》、《走好水兵成长之路》等理论书籍和学习资料;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周、活动月活动,激发海军官兵阅读热情;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和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网络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设置电子阅览室、在局域网上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同时加强对官兵的思想教育以及对网络使用的管理,保证官兵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严防失泄密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