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阳刚”面临危机:草台班子在毁草根艺人

来源: 北京晚报

流浪歌手和音乐圈内人将矛头共指经纪人

    草台班子在毁草根艺人

    汪峰收回了“旭日阳刚”在商演中演唱《春风里》的资格,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这个成名于网络、被央视邀请上了春晚的农民工演唱组合的危机背后,是幕后经纪人的短视与无知。

    以“旭日阳刚”、“西单女孩”、“民工街舞团”为代表的草根艺人,从出租屋、地下通道、酒吧,走进电视台、走上各类晚会。随之而来的是关注度、知名度、利益和不可避免的争议。于是,很多打着经纪公司名义的所谓经纪人,开始打草根艺人的主意。现在只要在网上搜索草根+招聘,就能看见许多类似“挖掘中国‘草根新力量’”、“草根艺人机会来了!”等信息。

    草根艺人的春天是不是真的来了?葛锋,一个28岁的草根歌手,作为一个过来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些看重金钱而不看重音乐的草台班子,恰恰是“毁”人不倦。草根艺人一旦被榨干,就迅速遭到抛弃。

    很多经纪人找我都是为自己挣钱

    流浪歌手葛锋

    旭日阳刚的成名道路,葛锋一点也不陌生。葛锋和旭日阳刚一样,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都怀揣音乐梦想。说起自己的经历,葛锋坦陈,起初自己也有想要一夜成名的心理,而这很容易被一些经纪人利用。

    2003年,葛锋从吉林四平老家来到北京。“当时想法很单纯,就是想到北京,先在通道里演唱,然后被酒吧看上,去酒吧演唱,然后被唱片公司看中,签约,出专辑,一夜成名,变成歌星。”当时的葛锋只有21岁,总觉得梦想与现实只有一线之隔。葛锋背着吉他,终于在朝阳门外找到了一处容身之地。他在附近租了间地下室,每天到朝阳门外这个地下通道唱歌。

    每天下午1点开始,唱到四五点钟收工。因为有自己的原创歌曲,而且嗓音独特,葛锋慢慢开始有了固定听众。

    有听众悄悄录下葛锋唱歌的视频传到网上。连著名的“芝麻拍客”也开始关注葛锋。以流行于网络的非主流方式,葛锋渐渐有了些名气,也陆续接到一些酒吧驻唱的活儿。那是2007年,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还默默无闻。

    有一天,有个自称经纪人的人找到了他,表示要帮他成为歌星。“当时肯定是动心啊。”但很快,他发现这位经纪人规划的成名之路有些“离谱”。

    “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作品。就是想把我包装炒作赚钱。”葛锋说,当时这位经纪人走的就是网络炒作的路数,“给我整个身份,民工歌手,苦命艺人之类。”

    葛锋倔强地拒绝了这种包装,继续在他的地下通道唱歌。此后又陆续有几个经纪人找他,但几个人的手法都很接近。“他们都是先在网上看了视频,然后找过来,说想包装我。我也尝试了几个,都类似。后来我就不再理会他们了。”

    葛锋现在每天能挣100块钱,但他住的是四五百块钱一个月的地下室,他觉得挣的钱已经够养活自己了。如果按照那些经纪人的炒作手法,葛锋有可能迅速成名,挣到比现在更多的钱。

    “我的理想生活状态就是以音乐为中心,而不是以名利为中心,一旦为了钱就变味了。我还是喜欢现在的样子。”

    他说,别人想要通过唱歌追求什么,自己都理解,为钱也好,为名也罢,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但他不想看见那些和自己一样单纯的草根艺人,被人利用,成为挣钱的工具。“有的人就是希望利用我们草根的身份,去博取大家的同情心。唱歌好像只是一个附加技能。”

    而一旦那些草台班子经纪人榨干了草根艺人,草根艺人就很危险。

    “那些拿不出自己原创歌曲的草根歌手成名后,不能总唱别人的歌吧。即便别人让你唱,大家也会慢慢产生疲劳。那时候,你的身份也变了,已经不草根了。大家开始关注你的音乐了,你的音乐却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怎么办?只能被淘汰。到时候,心理落差是极大的,毕竟你曾经成名过。”

    知情圈内人

    一个组合竟有俩经纪人

    利益难分配矛盾已公开

    有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当下拍客盛行的年代,不少经纪人都在网上挖掘草根明星。那些各大视频网站点击率排名靠前的视频短片,就是这些经纪人的线索来源。草根明星不一定都要像葛锋、旭日阳刚这样会唱歌。像犀利哥这样与娱乐圈无关,但外形犀利、故事犀利的人,在这些经纪人眼里,一样是可以大肆利用的工具。

    “现在有些经纪人无孔不入。”这位圈内人士透露,旭日阳刚最近闹出内讧传闻,就是因为经纪人问题,由此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让这对刚蹿红的组合,正面临分崩离析。

    据介绍,旭日阳刚的横空出世,最早是一位叫做商海峰的人用手机拍下了《春天里》,将视频传到网上。起初,刘刚是个纯粹的流浪歌手,而王旭则是真的有过一段农民工经历。两人最早也是以流浪歌手的身份演唱《春天里》,是商海峰想到了农民工组合,想到了“旭日阳刚”这个名字。

    但商海峰一直是以朋友身份出现在旭日阳刚身边。后来,一个叫黎冬的人出现了。这个黎冬据说有些娱乐圈的人脉,成为旭日阳刚的第一任经纪人。不过,王旭很快将自己的妹妹王蓉拉了进来,让她也参与组合的运作。

    这样一来,旭日阳刚就有了两个经纪人,黎冬是刘刚的经纪人,王蓉则负责哥哥王旭。黎冬和王蓉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

    “可以说商海峰一手挖掘了旭日阳刚,黎冬让他们走向更广大的市场,但王旭可能是想让妹妹也分一杯羹,因此拉来了王蓉。一个组合有不止一个经纪人,这在圈内实在是闻所未闻。”

    现在,旭日阳刚正在接受一些商演邀请,两位经纪人同时参与运作。据透露,两人的矛盾有公开化迹象。

    由于旭日阳刚这样的草根艺人与经纪人之间没有严格协议,所以会有多个经纪人出现,争夺资源。现在出现一个王蓉,其实还有更多张蓉、赵蓉正伺机而动,一旦有机会,也会杀进来分一杯羹。据透露,王旭和刘刚现在都还住在出租屋里,他们创造的利益流向何方,暂时不得而知。

    知名歌手经纪人

    商演报价都没准儿

    一看就不是圈内人

    葛锋现在有十几首原创单曲,他还在不断创作。但旭日阳刚这种靠翻唱起家的草根艺人,就必须面对类似《春天里》遭禁唱的现实。现在,旭日阳刚将在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的演唱曲目,还没敲定。

    一位国内知名歌手的经纪人告诉记者,音乐圈内不少人也被草根歌手的淳朴所打动。但从音乐人的角度来说,像旭日阳刚这样的组合,并不具备成为歌手的条件。“这对组合,唱功也一般,乐器也不是很擅长,谱曲更是无从谈起,没有过硬的素质,没有原创歌曲,唱片公司不可能看得上。”另一方面,旭日阳刚缺乏专业的运作团队。“现在我们圈里也有一些传闻,说他们经纪人给报的价。有的说5万(一次商演),有的说20万。可见他们的经纪人不在我们圈子里面,其实是半职业性质。”

    “现在,汪峰不让他们唱《春天里》了,这非常正常。汪峰是创作歌手,人家靠的就是原创音乐,版权就是人家的底线。现在一个汪峰出来了,以后还会有更多汪峰出现。这时候就需要经纪人的操作,给他们找好歌。”

    这位经纪人举了“凤凰传奇”的例子,这对组合也以草根的身份出道,成名曲《月亮之上》也是先在网络流传。但组合成名后,背后一直有专业的词曲作者进行支持,所以才能延续生命力。这位经纪人觉得,旭日阳刚这一拨儿并不是第一批草根歌手。“别说杨臣刚那样的网络歌手了,超女不也是草根歌手吗?为什么大家现在喜欢草根,因为草根反映了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和普通人很接近,能产生亲近感。经纪公司就是抓住了草根的这个特点,包装他们。”这位经纪人说,超女当初的包装就很成功,而旭日阳刚现在看不是很成功,差别就在背后的经纪团队。

    他认为,旭日阳刚并不一定转瞬即逝,如果有合适的运作,还是可以维持生命力。“他们可以寻求转型,参加一些电视节目,比如说综艺类的,当当嘉宾,保持曝光率。要是硬要他们唱歌,可能很快被抽干了。等他们的价值没有了,会有新的草根艺人被挖出来。而新的草根艺人如果没有过硬的素质,遇不到好的经纪人,又会重复旭日阳刚的故事——迅速走红、接着迅速沉寂。”

    中国文化报:草根音乐能流行多久

    西单女孩和旭日阳刚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是今年春节前后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在亿万观众的注目中旭日阳刚的歌唱跑了调,但观众都很宽容。网友玉西说:“我们应看到旭日阳刚是草根选手,其自身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完美。”但我们也不禁要问:观众对他们的宽容能持续多久,草根音乐的春天在哪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web2.0让人们更容易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上传博客、照片、视频,越来越多具有个性特征的草根被挖掘出来,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2011年山东春晚上的一首《青岛银》也散发出草根的气息,“青岛银(人),青岛银(人),青岛银(人)大好银(人)……”这首由青岛小强创作的歌曲在青岛几乎家喻户晓,听者无不被其幽默的歌词、诙谐的腔调所吸引,连当地的外国人都能跟着唱上几句。

    这位艺名为青岛小强的草根音乐创作人没有进过音乐学院学习,他说:“我从小就喜欢电子舞曲,2002年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自己做舞曲呢?于是我就开始自学舞曲的制作。”如今,他成立了“青岛小强音乐工作室”,经常为一些歌曲制作混音Remix,同时也用电脑进行音乐创作。

    对于草根音乐能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青岛小强认为这是一种必然。随着电脑音乐制作越来越方便,喜欢音乐的朋友们不仅可以通过电脑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甚至可以用电脑或手机来制作自己喜欢的音乐,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通过音乐表现出来。歌曲《青岛银》最初的创作动机,就是青岛小强从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黄渤饰演的黑皮身上获得的灵感。“他满嘴的青岛话特别有趣,我就突发奇想做了这么一首歌,我把这首歌录完,放到了网上,几天后发现,点击下载率特别高。”他说。

    青岛小强创作的歌曲《青岛银》、《哈大了》、《拜年了》等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活化,他不仅唱出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而且唱得诙谐幽默。他说:“我早期做音乐DJ时接触到国外一些音乐,发现国外有一些歌曲很好听,其实研究一下歌词,会发现很生活化、很搞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档次’。这对我现在的创作风格也有很大的影响。”

    草根文化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质朴本色。有专家称,粗陋和自娱自乐的成分会让它无法走得更远,但精细打磨之后的草根作品,其质朴感又会变淡……

    文化批评家曾念长对草根文化一直很关注。他认为草根文化具有市场经济所张扬的平等性和消费性,市场经济必然会力挺草根文化的发展,但从社会分层来看,草根文化属于社会底层文化,它永远会有向上流动的冲动,因此,草根文化不会是终点。曾念长说,“张靓颖在酒吧唱歌时,是草根歌手,但在超女经济的推动之下,她已成了不折不扣的娱乐精英。尽管近几年来,文化商人都在吆喝草根文化,但事实上没有人愿意永远当草根,而文化商人也只不过是把草根文化作为他们翻新文化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认为,草根文化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代表一个阶层的审美需要,但从文化的深层次角度来讲,草根文化并不一定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所以很难像严肃音乐一样源远流长。

   西单女孩和旭日阳刚在网上成名后,很多人怀疑他们能走多远。同样身为草根的青岛小强并不赞成旭日阳刚一直唱别人的歌,“如果他们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他们必然会销声匿迹,如果旭日阳刚总是说我们是民工,我们爱唱歌,大家第一次听到觉得新鲜,第二次就会感到厌烦,第三次就会讨厌。旭日阳刚不如就唱民工的歌曲,那是他们的世界,或许可以成功。”

    从最初做DJ到现在已有12年时间的青岛小强,在这12年里也走过很多弯路,“现在我几乎天天都在表演,不但在舞台上表演,跟朋友出去吃饭,我也会动不动就来一段,因为我的音乐形式来自于生活”。青岛小强说:“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音乐,音乐创作没想象的那么难,就看你是否喜欢了。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唱出来、表达出来,尤其是年轻人。”

    对于以后如何拿出更好的作品,也是青岛小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说:“音乐作为一个艺术品也好,产品也好,必须要让大家喜欢才能有价值,但是大家喜欢的同时,自己也必须喜欢,这样自己才能坚持下去,如何把大家喜欢和自己喜欢这两点结合起来,这是需要慢慢摸索的。”

    曾念长认为,一首经典歌曲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筛选机制下实现的。市场作为迄今为止最具自由和平等倾向的社会机制,必须得到进一步的保护。真正自主化的市场,不仅有利于大众文化的张扬,而且为小众文化提供了生存保障。他说:“当然,在保证市场自主筛选的前提下,社会精英对文化的态度就显得相当重要,他们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走向。”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陈荃有认为,艺术从来既不只是阳春白雪,也不只是下里巴人。草根文化是一种很有民间民俗文化特性的自然文化形态,它的存在是因为有一定的市场,“我们不能对它太苛求,应提倡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让不同的文化满足不同的人群”。

    编后:央视春晚,再次让我们看到“草根文化”沐浴在“春天里”。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们的除夕放歌,足以把那个众口难调的舞台变得多元与祥和。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被世俗眼光视之为“底层”的民众对文化的渴望,以及他们的文化表达,从而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民间的旋律、草根的乐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草根艺人、我们的草根音乐,也要警惕被商业大潮所裹挟,保持清醒的自我而不丧失质朴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