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在京高校开始了“艺考”招生。招生计划不过寥寥几百人,却吸引了上万人报考。
淘汰率高达97%
2月16日至20日,为期4天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艺考”初试展开。随后的几天里,考生将通过三试(初试、复试、三试),角逐30个名额。
来自该校的统计数据显示,11个院系报名总数达到1.9678万人次,比去年增加6010人次;今年减招至30人的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报名人数达4700多人次,录取率达1∶150。
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介绍,能够进入复试的具体人数将根据总体考生的素质而定。考生的形象气质、台词、声乐、形体都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进行细分、量化考核。每个考官的文件夹里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3个考官联合签字后考生成绩才生效。据了解,初试中,有过半数的学生被淘汰。
这么高的淘汰率并非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等专业的考试也是竞争激烈。“今年学校的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了2000名。”学校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但艺术类招生仍然是18个专业,学校总体招生计划数只增加了24人。”
另外,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共有7000余人报名,但只计划录取100人,可谓百里挑一。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表示,“艺考热”在当下持续发酵,一方面表明了考生和家长对艺术的热爱,另一方面也凸现了一些人在选择未来之路时的迷茫与非理性。“相较往年来说,今年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趋于理性,更为自觉、主动。考生整体素质明显高于往年,对所报考的专业及要求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前途有较好的把握。”
针对社会需求,中国传媒大学今年对部分艺术类专业进行了调整,除增设数字游戏设计(游戏设计艺术方向)外,原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调整为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综艺节目编导方向),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增设数字影视特效方向。“就是要与时俱进地培养媒体专业人才,挖掘真正有突出特长的好苗子。今年,我们学校很多专业实行初试、复试,乃至三试。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对考试全程进行录像,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对在专业面试成绩初试超过85分的考生实行复试,如果两次考试分数差别过大,再组织第三次复试,为的就是确保考试公正透明,发现优秀人才。”该校宣传部部长孙杰说。
另外,为选拔更多人才,中国传媒大学今年首次实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制度,拿出5%的招生计划试点“推荐制”(中学校长推荐、专家推荐和面试老师发现推荐)。数名在专业上确有特长的考生在“推荐制”中脱颖而出。“一位来自哈尔滨的考生带来了厚厚一大本作品,其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让参与面试的老师们眼前一亮,就连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吉祥片的制作者、著名动漫艺术家路盛章都叹赏不已,表示愿意拜这位学生‘为师’!”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贾秀清为发现“好苗”由衷高兴。“获得拔尖创新人才资格的考生,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在录取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贾秀清说。
截至本报发稿时,从这两所学校目前的报考人数和录取率来看,淘汰率高达97%。
“打酱油”者“飙高”报考人数
“艺考”人数虽然多,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艺考”旺仅是虚火,因为半路出家的“打酱油”者不在少数。
“我就是来‘打酱油’的。”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系的青海考生小姚,坐了20多个小时火车赶到北京,参加完10分钟的初试,就轻易地给自己下了结论。
报考文艺编导专业的小李同样如此评价自己,她坦言自己是“半路出家”,甚至连文艺编导将来做什么都不很清楚,参加“艺考”,只是因为“文化课成绩要求低”。
像小姚、小李这样的考生在“艺考”大军中非常多,他们大多是高二、高三才转行,瞄准艺术类专业高考分数低、准备走高考捷径的考生。“半路出家”的考生以报考文艺编导、导演等相关专业为多,甚至美术这样需要功底和悟性的专业,近几年也有更多的“打酱油者”出现。在他们看来,这些专业既不需要声乐、舞蹈的基本功,也不需要长得多漂亮,短暂培训后,或许能碰碰运气。
诸多的“打酱油者”催生了大量的速成班。速成班的价格比普通的培训班要贵,“一节课200元,15天集训就花了6000元。”小李说。不过这还不算多的,小李同学单独请专家一对一辅导,10天就花了上万元。
“我的孩子单考文化课肯定考不上好大学,只能在‘艺考’中碰碰运气了。但报考艺术专业花费太高了。”在北京首师大美术专业考点外,一位母亲算起了账:孩子高三开始学素描,请老师单独辅导,两小时300元,一周上3次课,再加上买画笔、颜料、纸张,到现在花了两三万元。
这部分考生的淘汰率自然很高。
不计成本的“打酱油族”也让艺校的在读生感慨万千:“他们是‘打酱油’的,我们何尝不是每年上万元学费,毕业后真能从事本行业的很少,成名成家者更少。”从某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小王无奈地说。
半路出家者多数被淘汰
没有基本素质和长期艺术培养的学生很难考入重点高校艺术专业。正如王劲松所言,以表演为例,现代电影对表演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敏捷的思维,还需要懂得与电影新技术的配合,如果文化素质不高,光长得漂亮,表演起来很做作,肯定不行。
另外,从就业方面来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各专业就业率,来自全国3000多名表演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不到70%。即便能就业,靠演戏养活自己的比例也很低;其他毕业生有的转行,有的靠打工或者父母接济维持生活、等待机会。
另外,艺术类院校对高考成绩的要求逐年提高,像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依据高考成绩录取考生的艺术类本科专业越来越多,捷径越来越难走。
业内人士认为那些动辄就花费上万元“速成”的考生的选择并不足取,他们提醒考生,艺术类专业报考及学费都比普通专业高,考生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报考。考生只有从心里喜欢艺术,勤奋再加上天赋和悟性,才有可能在这一领域获得成功。否则,考生不仅高额投入换不回高回报,还有可能加剧家庭的负担,并耽误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