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电视剧制播年会:去年家庭题材剧最有看头

来源: 文汇报

2011电视剧制播年会昨天在上海举行,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同时公布。家庭题材电视剧成为去年“最有看头”的电视剧类型。在各地收视冠军榜中,家庭题材剧上榜最多,在北京、上海和哈尔滨、长春等省会城市中,常常出现卫视频道和地面频道都由家庭题材电视剧问鼎冠军的局面。作为年会上唯一的个人奖,2010年国产电视剧编剧贡献奖,颁发给了家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编剧王丽萍。而全国卫视电视剧演员中,最具竞争力的男女演员分别是孙红雷和蒋雯丽,其次是张国立、李幼斌,孙俪、赵薇。

    古装历史、谍战、家庭三大题材电视剧,一改以往收视率平分秋色的局面,在去年呈现出家庭剧独大的趋势。四大名著翻拍闹腾了一整年,收视表现却雷声大雨点小。《三国》和《红楼梦》都在争议中落幕,收视率没有预想的高。“新三国”在第二轮播出时,收视表现反而比首播时更好,改编原著的不少争议焦点渐渐被观众接受。“新三国”在不少地方挤进了收视排名前五。“新红楼”在北京卫视首播时,收视率高开低走。

    《黎明之前》等谍战剧在去年引发了谍战剧的新高潮。不过《潜伏》式高智商谍战剧却难得一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谍战剧发展至今,已经很难有能超越的作品。谍战悬念结构、技术揭秘、人物内心戏等能产生亮点的地方,都被编剧和导演“过饱和”开发。

    2010年最热的电视剧类型当属家庭题材。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剧频道等电视剧年度收视排行榜中,占据半壁江山的是《媳妇的美好时代》、《杜拉拉升职记》、《手机》、《婆婆来了》、《老牛家的战争》等剧围绕求职就业、婆媳关系话题展开的家庭剧。年会同时将2010年国产电视剧编剧贡献奖,颁发给了《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编剧王丽萍。因为家庭剧引发的话题,甚至成为春晚小品的灵感来源,影视演员还走上了春晚舞台。

    业内人士分析称,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火热,意味着观众收视心理正在期待更多共鸣,人们希望借助电视剧娱乐自己、释放压力,并希望剧中的故事能与自己的生活有互动;所以轻松、温暖的剧情战胜了苦情戏,成为去年电视剧的主流。

    电视剧产业的另一热门话题,是新媒体对传统电视频道的冲击。调查显示,选择电视频道和网络观看电视剧的观众,分别占到91.8%和80.2%。这样的数据意味着,在电视机上看到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后,很多观众会转向网络下载或者在线播放,继续观看电视剧。几年前,电视剧宣传时,会在网络媒体投放片段作为宣传片。而现在,对于一些观众而言,相比可以一口气看完一部电视剧的网络,每天播出数量有限电视剧的电视台却更像是“试看广告”。

    年会同时公布了百度和谷歌电视剧搜索热词排名。百度前三是《一起又看流行雨》、《婚姻保卫战》和新《红楼梦》;谷歌是《三国》、《泡沫之夏》和《海派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