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西部文化志愿者事业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化志愿服务和其他志愿服务不同之处在于,文化服务不但可以使被服务者受益,而且可以更好地展示和提升服务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成就。他们在无偿奉献,在帮助他人获得文化享受的同时,也展示了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了自我价值。因此,我们说:文化大爱——悦人悦己。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群众文化事业和发达地区相比更加薄弱。如果等当地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后再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势必形成发展愈发迟缓、差距越拉越大的被动局面,造成更大的发展失衡,西部地区群众的文化权益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西部地区更需要尽快建立文化志愿者管理和服务体系,这应当引起西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西部地区在推进文化志愿者事业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西部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应贴近实际。西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面临文化设施落后、文化经费不足、文化人才缺失、文化生活贫乏等重重困难。鉴于上述客观因素,西部在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初期,不应在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上要求过高,应结合本地的实情,尽量多吸收那些已经活跃在广大社区、乡村的文化积极分子和“文化能人”。这些人一般具有一定的文化才能,具有较为牢固的群众基础和较强的组织能力,愿意并能够积极参与公益文化活动。先期吸收他们为文化志愿者,既是对他们以往工作成绩的肯定和褒奖,也可以减少西部文化志愿者组建初期在人员培训和活动开展中的经费投入,便于尽快建立队伍,尽快投入服务,尽快产生社会效益。

    其次,西部基层文化部门应成为推进文化志愿者事业的主导。西部地区目前还没有明确组建志愿服务管理机构,没有形成一支组织紧密、相对稳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因此文化志愿服务还不能长期、长效地开展起来,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和交流也无法有效实施。因此,西部要尽快建立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其管理主体应当是基层文化部门,基层文化馆站更是责无旁贷,他们应是具体的管理和实施机构。

    第三,西部文化志愿服务要着重加强文化帮扶工作。服务项目应当向那些常年没有文化活动、缺少文化设施,文化信息闭塞的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应在无偿文艺演出、展览,帮助组织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通过文化志愿服务,努力消除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交融,促进边远贫困地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要着重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努力提升服务能力。

    另外,要努力提高文化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为了做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先期做好文化志愿服务的调研工作,即对区域内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如当地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文艺节目,缺少哪些文化设施,需要哪些方面的文化辅导和帮助等等。这样一方面便于统筹安排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以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接受上级部门或发达地区文化志愿服务奠定了基础,便于有的放矢地组织文化支援和文化帮扶,切实满足群众所急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