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复展仪式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仪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发表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持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仪式。
2007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开始正式动工。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由过去6.5万平方米增加到19.19万平方米,展厅49个,馆藏藏品达106万件。《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共分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个部分,展出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必将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伊始,中央就确定设立《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几经修改,作为国家博物馆开馆之展,今天隆重复展,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刘云山指出,《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艰辛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深刻揭示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一定会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教材,成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部、北京市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仪式。首都各界群众、高校师生、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国家博物馆干部职工和改扩建工程施工单位代表2000多人参加。
新京报:3月底可观国博全貌 打火机饮用水不能进馆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昨日复展并向公众开放,这也是国博改扩建工程正式竣工后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由于是开放首日以及对个人游客的限制,展厅内的游客并不是很多。当天共有千余游客走进展厅,第一时间感受了新国博。
打火机饮用水不能进馆
目前,新国博开放的区域局限于《复兴之路》所在的北区展厅。8000平方米的展厅共展出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展览分为五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因为暂时只有北区向公众开放,所以出入口也只有北门。
走进北门,游客首先需要把随身携带的背包进行安检,之后接受工作人员手持安检仪检查。在工作人员脚下,放置了装有不少打火机的塑料筐。工作人员介绍,打火机和饮用水均不能带入馆内,可暂时存放在入口处。
国博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博的整个安检过程与天安门广场的安检程序是一样的。
3月底可观国博全貌
从昨天开始到3月16日,国博只接待团体预约的游客,但读者说,从昨天早上8时开始,国博的预约电话就一直占线。对此,国博表示,目前进行预约的团体较多。本月底,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游客,都将欣赏到国博全貌,届时,多个精品展览陆续开展,国博每天的接待量将达到3万人次。
人民日报:国博改扩建竣工是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
3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竣工,13亿中国人民又多了一个“大件”。
国博改扩建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是党和政府在“十一五”时期推出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新国博总建筑面积达到旧馆的三倍,成为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面积最大并不是我们的追求,这里不仅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功能设置,还为公众提供了大量高品位的历史和艺术类题材的展览与相关文化休闲服务。截至这次重新开放,新国博收藏文物已达105万件,涵盖陶器、青铜、瓷器、玉器、石器、书画、染织、工艺等各个门类,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时代发展史。1912年7月9日,以国子监为馆址,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国家博物馆由此奠基。2012年,国博将迎来百岁华诞。百年的岁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风雨兼程、砥砺拼搏的缩影?丰富的展品,何尝不是中华文明博观约取、海纳百川的见证?2008年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率先进入“免费时代”。让博物馆走向大众,让大众近距离、零障碍、低成本观摩博物馆,这何尝不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珍藏。百年来,她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展示了古老东方的传奇。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百年来,她犹如一本厚重的大书,承载了中华文明血脉相传、赓续绵延的奥秘。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丰盈的精神智慧。百年来,她犹如一棵苍郁的古柏,象征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众志成城的品格。
今后,新国博将以《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中国古代明清家具艺术》等专题展览的方式展示馆藏精品文物,这也是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课堂。自3月1日起,《古代文明》、《复兴之路》两个重要展览将成为新国博的“保留节目”,前者勾勒了5000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后者描述出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和辉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岁月。同时,新国博将以交流合作办展的方式展现中国各地的特色文物、重大考古发现和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更为重要的是,新国博还将通过借展、交流展等多种方式展示他国不同的文明类型和艺术创造,揭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观众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为世界文明的对望提供舞台。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的时代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建设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的国家博物馆。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吸纳智慧、启迪公众,正在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迈进。人们期待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的伟大时代更加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