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手捧名著,凝神品读;或轻点鼠标,网上淘金;或挥毫写作,托腮深思。初春的一个周末,笔者来到了二炮某部的图书室,发现正在这里读书写作的官兵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见到有人前来采访,官兵们便更加兴奋的说道:“看书读报,工作生活皆需要;不想落后,年轻小伙只能奋发有为勇敢向前靠。单位在创建学习型军营中想尽法子为我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不能不‘给力’啊!”
多管齐下:让官兵有书可读
“又一批新书到啦!”一听有新书到的消息,下士樊强呼呼地冲到了图书馆。“书还没上架登记呢!你明天再来吧。”图书管理员刘晨阳委婉地回绝了小樊借书的请求。
这是采访中笔者听小樊讲述自己亲历的一件小事。据小樊透露,单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购买一批新书,用来充实图书馆和学习室,那怕是远在深山里的哨所,都会领到一批新书存入图书柜,确保了每名官兵都有书读、有书看。
买书更要爱书。该部一直重视抓好图书功能发挥,杜绝图书闲置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他们先是与驻地图书馆进行了沟通,建立了图书资源的共享平台,而后购买了一批“流动图书箱”,将部分书籍收入箱中,外出驻训时在基层各单位之间流动传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把书籍收集到了部队的网络上,让官兵在网上点击下载,免费观看。
上士王爱岗告诉笔者,以前我为了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翻箱倒柜,借遍营区每个单位都难找到。现在我只要到图书馆一查或者到部队政工网上一搜,立马就找出来了,既快捷又省事,丰富的图书资源,也使我读书的热情大大提高。
齐抓共建:让官兵喜欢读书
爱好是工作中最大的牵引力。开展读书育人活动,其实也一样。然而,如何吸引官兵眼球,提高他们对读书看报的关注度,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读书对一名军人的重要作用,却着实成了该部领导的一件操心事。
去年底,该部组织了一场“我的红色之旅”专题故事会,要求在场的每名官兵都讲一个关于我军传统的故事。许多战士一到台上立即傻了眼,憋了半天,愣是想不出一个像样的故事来,个个红着脸,惶惶不知所措。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的他们才突然发觉自己的脑袋里面还是很“缺货”。
找到机会便要力求突破。该部领导立即以此为契机,组织官兵进行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改变了什么”等各类讨论,让官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树立起危机意识;在营连队成立了各类读书活动的兴趣小组,并由干部担任组长,定期组织读书学习活动,使官兵既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更让他们在知识优势上进行互补,拓宽知识面。
认识到位,思想提高,再加上单位营造良好氛围,官兵们的读书劲儿也就更足了。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部队的图书馆、营队的学习室,前来读书学习的官兵也就越来越多了起来。
多措并举:让官兵有时间读书
既有喜爱的书,又有想读的念头,那为什么还有一部分官兵不愿去读书?采访中,笔者发现该部还存在一部分官兵有着不愿读书的习惯。问其原因,他们为难地告诉笔者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每天的工作都这么忙,哪有时间看书?”
对于这部分官兵的疑问,该部领导给予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要求各分队的主官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做好这部分官兵的思想工作,克服其懒惰思想,勉励他们克服实际困难,多读书,多学习。另一方面有效采取集中时间统一学、分散时间错开学、个别人员带着学等多种学习方式,解决看书难问题。
为让官兵有良好的读书环境,该部还出台一系列方便读书的规定:机关每周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5课时,各基层单位不得少于7课时;把学习考勤、学习任务、学习实绩、学习成果纳入年终综合考评,与年终评先评优挂钩;制定学习成才奖励制度,学习成才的先进个人给予适当奖励,激励官兵抽时间读书学习。
与此同时,该部领导还在广大官兵中提倡:每天饭前学习5分钟,每晚睡前再学习半小时,通过零碎的时间和点滴的闲暇进行自我加压学习。要求自己平时多克服实际困难、多找时间读书,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成才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