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首次回应百度文库事件:如果管不好就关掉

来源: 广州日报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与数字中国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昨召开

    ●超过60名IT企业领袖、投资家齐聚深圳

    昨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与数字中国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在大梅沙召开。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 数字中国主席吴鹰、 阿里巴巴集团出席马云、微软在线服务集团总裁陆奇、联想集团CEO杨元庆;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等在内的60多位顶级企业家和投资家出席了本次峰会。 

    昨日召开的IT峰会,可以用“规模空前”、“大腕云集”来形容。

    IT领袖深圳聚首

    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 数字中国主席吴鹰、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微软在线服务集团总裁陆奇、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等在内的60多位顶级企业家和投资家出席。

    主办方表示,本届峰会以“转型发展:IT新使命”为主题,结合深圳产业发展实际,展开“高端对话”。

    而且,作为一个亮点,本届峰会还安排了27位深圳市政府聘请的互联网产业高级顾问参加深圳互联网发展策略咨询会,为深圳互联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记者了解到, 自从2009年以来,“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已经在深圳成功举办了两届,目前已成为中国层次最高的信息产业年度盛会之一,进一步确定了深圳全国IT重镇的地位。

    李彦宏叫苦:

    我们遭受的打击已经很多

    作为昨日IT领袖峰会的“重头戏”,马云、李彦宏、马化腾、怀进鹏四大论坛嘉宾的现场高端对话成为最精彩的环节。

    马云:“想让百度睡不着觉”

    主持人吴鹰抛出一个具有挑衅意味的话题:最近阿里巴巴和搜狗投资做搜索,马云和马化腾有没有打算合作在搜索上打击李彦宏?

    马化腾看了李彦宏一眼,笑道:“目前没有。”李彦宏接着就开始叫苦不迭了:“我觉得我们遭受的打击已经很多了。”

    他表示,中国互联网的新兴企业目前发展很快,中国除了百度以外有搜搜、搜狗,在中国,同一个领域的搜索引擎是很多的,比一般市场的竞争要激烈很多。所以百度很有危机感。

    马云则坦言,大家都想过做搜索引擎, “我们不是想再做一个百度,术业有专攻,我们只是想通过搜索把电子商务的体验做得更好而已。假如有一天有人摇晃一下百度,我们可能成为多国部队的其中之一而已。目的不是打败百度,而是让百度睡不着觉,全国的网民和企业会更好。”

    李彦宏回应百度文库事件

    在论坛上,主持人数字中国主席吴鹰向李彦宏抛出了最近热炒的百度文库事件,不少网友也在问,百度什么时候开始付钱?

    对此尖锐的问题,李彦宏回应道:“这件事情已经调动了百度和很多其他部门的力量去做这项工作,我也希望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我在公司内部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管不好,就关掉百度文库。”李彦宏说。他指出,“当然,百度还是希望与版权方、作家达成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据悉,此前有作家称百度文库涉嫌部分非授权作品侵权,3月26日百度曾发表官方声明称在3天内删除所有未获授权的文学作品,并对一些作家表示歉意,称将积极推进与版权方分享收益的尝试。

    百度同时称,“百度文库作为免费文档分享平台,此前没有任何广告或盈利。”

    精彩语录

    马化腾:

    “10年前腾讯刚过盈亏点,面临很大的压力,没有人认为我们有前途。” 他感慨,“过去建一个网站、开发一个应用多么难,现在在微博上写几个字,甚至用手指画一下就可以生成自己独有的应用程序,这种想象使未来激动人心。我觉得这种梦想不是用金钱和公司市值衡量的,我们参与其中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李彦宏:

    “虽然一直非常崇敬闲云野鹤的生活,但此刻要先实现事业的梦想再实现生活的梦想、家庭的梦想。站在这样的时代机遇点希望能作出一点贡献,让互联网企业能真正做起来。”

    马云:

    “我们是真心感恩这个时代,走到今天充满感恩,对明天有敬畏之心。”他这样形容自己现在的状态:“我觉得挺好的,是有压力,但也是今天有机会给很多人做,我们这些人比前辈运气好。”

    李开复:

 

    “现在去想怎么超越百度等已经实力雄厚的公司很不务实,创业者应该专注于用户,找对新的领域,而不是进入对手已经很强大的‘雷区’。”

 

    中国青年报:百度文库与出版业、作家群体争端究竟源于何处

    作家奋起,百度喊冤,谁给谁生路

    “如果百度文库下线了,你会难过吗?”在人人网的百度公共主页中,赫然写着这样一条状态。

    “文库如果下线,也许,我再也不会看那些所谓的好书了。因为,如果买回来发现书本身不好,会有种被骗的感觉,至少文库可以让我知道一本书的好与坏。”一位人人网用户这样回复。

    也有网友表示:“百度别偷换概念,作者们并不是要求关闭文库,而是希望百度能够获得授权后再发布。文库是个好的分享平台,但是请别让它变质!” 

 

    无论大家意见如何,出版业、作家群体与百度文库僵持了近半个月的版权之争,截至记者发稿时虽还未有最终结果,但着实已经触动了往日“我自巍然不动”的高傲的百度。

    3月26日,百度方面发表三点声明:1、百度文库产品在前期的运营过程中伤害了一些作家的感情,对此表示抱歉。2、预计在未来3天内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类别的文档凡未获版权方授权的将得到彻底处理。3、百度文库作为免费文档分享平台,此前没有任何广告或盈利。我们尊重版权方的权益,正在积极推进与作家、出版社的合作,通过用户付费阅读和广告分成等模式获取收益,百度将把大部分收益回馈版权方。

    声明一出,曾参与就侵权一事同百度公司谈判的出版人沈浩波在3月27日通过微博表示,将推迟发布作家的联合声明,并暂停原定于3月28日进行的维权行动。

    尽管行动暂停,但对百度声明的诚意,作家们仍存有疑虑。

    作家王海鸰在微博中这样说:“百度向遭盗作家致歉中说是伤害了作家的感情,伤害的明明是利益嘛!正是这用心缜密的措词让我瞬间深刻理解了同行们的愤怒。”

    据凤凰网报道,百度CEO李彦宏在3月28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百度公司内部态度明确,如果管不好,就关掉百度文库。但他还是希望与版权方、作家达成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百度文库与出版业、作家群体的争端究竟源于何处?

    百度文库,“分享”平台涉侵权

    在百度百科中搜索“百度文库”这一词条,你将会看到这样一句话——上传我的文档,分享知识,分享快乐。百度也许想通过百度文库实现“普天同乐”,但结果似乎有点“乐极生悲”。

    自2009年12月正式成立以来,百度文库一直未撇开“侵权”的帽子。它的定位是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开放平台。网友通过注册百度账号,便可上传或下载多个领域的文字资料。在这些文字资料中,含有大量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却大都未被授权。

    早在2010年1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简称文著协)与盛大文学就曾联合召开发布会,指出百度文库侵权。同年12月,作家陆琪征得上百位作者联合署名,呼吁成立行业维权组织,起诉百度。此后,文著协、盛大文学与磨铁图书公司共同发布了《针对百度文库侵权盗版的联合声明》。

    可见,对百度的讨伐,是一场持久战。真正的转折点,是3月15日,近50名作家、出版人联合签署的《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这封公开信引起百度公司的重视,随即,百度方面表示,希望能尽快同出版业、作家群体进行谈判。于是,由文著协牵头组成的6人谈判小组成立,并于3月24日与百度方面正式谈判。

    然而在4个半小时的交涉中,出版业代表提出的,包括公开道歉、赔偿损失,停止侵权等基本诉求被百度方面逐一驳回。谈判终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而宣布破裂。

    “百度代表始终认为百度文库就是一个平台,是网民自由上传和下载的地方,如果要告侵权应该去告广大网民。”文著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认为:“流量是互联网广告收益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网民的上传和下载,就没有流量更不会产生广告收益。百度文库利用网民的点击率和流量赚取广告费,反过来把侵权的风险和责任推给网民,十分险恶。”

    百度之所以能够规避自己侵权的风险,还有赖于“网络避风港原则”,即《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规定:网络存储及搜索提供商在接到权利人申请通知后,断开侵权的相关链接,即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种侵权有巨大的商业目的。现在是电子书和传统纸媒竞争的时候,双方各有优劣,可以对抗也可以共赢。百度等于是要把双方的劳动成果都抢走,这不行,牵涉了太大的利益。”作家路内认为,中国出版业的产业链很成熟,比音乐行业厉害。所以音乐界出来抗议收效并不大,但出版界抗议或许会有用。

    作家维权,需关注灰色产业链

    虽然现在出版业、作家群体大规模抗议,但在最初,并非人人都有如此警醒。

    王海鸰就举出一例。在下部队生活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有人拿叠网上打印的《中国式离婚》(全本)请王海鸰签名,她签了,她想,沙漠里购书困难。那书22元,王海鸰拿12%版税,卖出一本可得2.64元。

    “一是习惯了,二是没在意那钱,我有工资和电视剧本收入。此刻想,一是我严重落伍,二是我有一些自私。”王海鸰坦率指出自己没关注反网络盗版的原因。

    张洪波也介绍,在当初组织50位作家发表公开信时,没有任何一个传统出版业的代表站出来说要加入。

    “我认为可能是由于转企改制的时候,一些传统出版业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张洪波希望作家能关注和重视自己作品的网络版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并对侵权盗版行为进行维护。

    “百度文库模式的存在,对公众的版权意识是一种错误的教育。”事实上,可能仍有许多人不了解网络侵权的危害,也并不了解网络文学盗版的灰色产业链条。

    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张抗抗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坚决遏制对网络文学作品侵权的建议》的提案。该提案中就分析了这条灰色产业链的运作过程:首先,专业盗版网站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成熟的文学网站每日更新的正版内容,原创作品上传更新后5-10分钟即可被疯狂盗播。然后盗版网站以“搜索引擎”为推广途径,大肆赚取网络流量;再以 “广告联盟”为盈利途径,赚取巨额广告收入,而搜索引擎、广告联盟则与盗版网站按照一定比例共享“收益”。

    在这条灰色产业链的扩张下,整个图书行业都将受到巨大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担忧。

    “电子媒体的劣势主要是没有成熟的编辑团队,优质的编辑团队仍然存在于传统纸媒。做电子媒体的人大部分都是学IT的,比较在乎赢利模式,而非做的是什么书。像百度这样,随便拿来的文本就能贴到网上,其结果就是:随便谁都可以成为作家的编辑,只要他能拿到你的文本。”路内认为最有可能先消失的是编辑团队。

    王海鸰则叹:有知识的人都饿死了,知识将无以为继。

    电子版权,法律与机制应共建

    据记者调查,百度提出声明后,确实删除了一些链接,但并非全部。截至记者发稿时,输入《幻城》、《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作品名称,仍能发现其文档。虽然目前作家一方的行动暂停,但维权却不会停止。

    张洪波认为,文著协作为本次维权活动的组织者,期待百度公司能提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不愿意认为此番声明是貌似诚恳但实为平息广大作家讨伐的声音和媒体压力的文字游戏或缓兵之计。因为道歉应该有实际行动,删除链接也应该公布相关数据。“三天之后,我们会根据情况实施下一步计划。我们也做了相关的法律准备。”张洪波不排除用法律手段维权的可能性。

    出版人兴安却担心,取证的过程未必简单。“即使在网上搜集到侵权的证据,如果网站将证据删除,在法庭上,该证据也未必有充分的说服力。网络本身是新事物,而且网络经常出些新的招数,法律未必能跟得上。所以这是一个难题。”

    对于法律相关条款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被多家网络公司当作“挡箭牌”的“网络避风港原则”,张抗抗就曾在提案中指出:建议明确“立即删除”的时间界定;建议以技术措施限制侵权作品的再度上传;建议对“避风港原则”进行补充。

    “打击任何一种侵权盗版行为不是说要把它打死,我们希望让他们认识到侵权要负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张洪波希望利用新技术、新媒介更好地传播文学作品。百度文库并非一无是处,但它在经营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版权问题。

    短期内,法律的制约或许能解决侵权问题,但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电子版权归属也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

    作家贾平凹的《古炉》就是一例,因对电子版权归属不了解以及疏忽,导致“一女二嫁”的情况出现。而现在仍有许多作家并不清楚自己的电子版权落在谁家。

    “中国应该有一个健全的版权代理机制,让代理人帮助作家处理版权问题,可能会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兴安希望我们能像国外的出版行业学习,让版权代理人去为中国作家解决版权之忧。

    目前,文著协正在着手策划另外一种数字版权处理机制。文著协与一些大型数字出版商、数字出版集成商合作,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数字版权付酬结算方式,即“预付保底版权费+分成”:作者加入文著协,并将作品在文著协注册,数字出版商在选用其作品后,作者可得到一定数额的保底版权费及分成。

    下一步的规范还是后话,目前,最重要的,是让百度停止侵权行为。

    “请大家给中国的出版行业和作家们留一条生路。在你们为了石油的道路上,请放过我们的食油。”作家韩寒在博客中如是说。

 

    北京晨报:百度文库版权纠纷或将带动数字出版业新一轮变革

    针对百度文库的版权纠纷,著名IT评论人洪波认为,“在这个时代,如何定义版权,如何重新发现价值、分割利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这不仅是一个法律判断或者道德审判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次彻底的产业变革,不管你正视它还是忽视它,过去永远地过去了,你回不去了。”

    这与美国杂志《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对数字出版取代传统出版的预言遥相呼应。凯文·凯利认为,“纸质形态肯定会消失,当在大众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的同时,不像今天有这么多的纸质出版物。”

    对于百度和整个产业而言,“文库纠纷”表面上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纠纷,这背后则代表着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逆袭。沸沸扬扬两周后,百度向作家道歉,调集公司各部门的技术力量,加速对文库中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文档清理,预计未来3天内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类别的文档凡未获版权方授权的将得到彻底处理。据悉,百度文库正积极推进合作,通过用户付费阅读和广告分成等模式获取收益,并将“大部分收益”回馈版权方。

    自2009年底上线以来,百度文库在网民间广受欢迎,它如同一个最庞大的图书馆,对图书馆设施起到非常好的补充作用。在这里,形形色色的文档都能被找到和阅览。它的“免费”对于中国网民具有杀手级吸引力,而这也无疑对传统出版产业带来巨大挑战。

    作为这样一个平台,百度文库一举一动影响巨大。此次版权纷争加速了这种进程。现在,百度文库正朝正确的方向迈进,必然带动整个数字出版业的变革。

    根据现有信息,百度文库尝试为版权方提供至少两种模式,让版权方获益。

    第一,用户付费模式。 “文库书店”就是这种模式的尝试,以“付费阅读”的模式为版权机构提供在线销售图书服务,已有不少版权机构从中受益。

    网友可以在文库书店中免费阅读版权图书的部分内容,并通过付费来在线阅读全文,每本书的价格为3元或者4元,低于传统的纸质书籍。目前这些在百度文库书店投放的电子书销量增长很理想,很多书籍上架至今销售额实现了300%/月的增长。

    第二,广告分成模式。这种或许更类似Youtube的成功模式。自从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推出“视频分享,广告分成”模式以来,培养了大批职业“拍客”。这种模式下,内容是免费的,Youtube在内容间加入广告,所产生的广告收入与版权实际拥有者分成。因为“钱”途,许多人辞掉本职工作,专注于为Youtube制作视频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凭借百度平台的影响力、流量变现能力,百度文库此举必然对产业格局产生较大牵动。这种模式虽然待摸索,但一来迎合中国网民喜爱免费阅读的习惯,二来契合百度的平台优势。百度提出“通过合作模式,大规模收益将回馈给版权方”也是个利好消息,对于中国作家而言,未尝不能开启一个新的造富时代。

    正如某作家所言,“等未来数字阅读成熟以后,说不定百度文库还能成为中国作家生活保障的来源,成为造福作家的基地。”对此,相信百度也是这样认为的。市场需要的是共赢。这次纠纷,或许将加速数字出版变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