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青岛全力践行文化惠民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根据山东省青岛市建设“文化青岛”的战略目标,到2015年,该市将基本建成文化品位高尚、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活力充沛、文化设施完备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十二五”期间,青岛将围绕建设“文化青岛”的目标,构建区域性文化交流中心和文化产业中心,实施文化“八大工程”,完成35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七大突破”:再创全国文明城市,市民文明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形成15分钟文化服务圈;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过千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实施创意青岛计划,争创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音乐之都”;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建设新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抓好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与演出

    今年,青岛以备战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力争参赛作品在“十艺节”中创出佳绩。青岛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地方民俗风情方言戏《劈柴院传奇》,青岛市话剧院有限公司与德国合作演出的话剧《白色的房间》今年将与观众见面。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和青岛建置120周年将举办大型纪念晚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青岛将继续打造“欢乐青岛大舞台”惠民演出品牌,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演出力度,为广大城乡百姓呈献丰盛、可口的文化盛宴,保障岛城市民的文化权益。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水平

    “十一五”期间,青岛共投入近20亿元,建立完善了市、区(市)、街道(镇)和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青岛市博物馆、市美术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市99个街道和79个镇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1235个社区和5460个村庄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提前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县县有两馆、镇镇有文化站”的目标。

    今年,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将是青岛市文化工作的重头戏之一,包括演艺大厦、群众艺术馆、现代美术馆、图书大厦等在内的青岛市文化中心以及青岛市图书馆新馆的选址论证将加快推进。投资4500万元,对今年列为青岛市政府为民要办实事的四方剧院和楼山剧院进行改造,年底前将投入使用。

    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青岛将在市区社区进一步打造15分钟文化圈,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读书、娱乐等文化服务的便利。继续推进“益民书屋3+2”工程,新建1600所农家书屋,实现城乡全覆盖;继续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6.9万场;继续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让老百姓时时处处感受到文化服务的便利。

    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2010年底,青岛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55项,其中10亿元以上12项,5000万元以上26项。

    今年,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以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带动战略,建成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项目,并力争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不低于15%。

    此外,青岛市还将加强政策服务,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贷款和金融服务;实施创意青岛计划,积极发展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业态;加大对原创动漫的生产创作、推广传播支持力度,举办第九届青岛动漫节,推动动漫产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