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在重建中保护和传承藏族传统文化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10年“4·14”地震导致玉树重灾区许多建筑倒塌,不可移动文物100%受损。在玉树重建中,国家拨付专款5亿元,用于修复受损文物,所有文物单位均按照一级标准进行重建。文化部门还斥资千万元专门用于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不仅如此,在新建的建筑中,藏族传统文化将得到充分体现。

    震后受损文物 得到紧急抢修保护

    地震发生后,青海各级文物部门立即对重点文物进行了紧急拨款和初步修复。

    位于玉树结古镇的新寨嘉那玛尼堆,是世界最大的玛尼石经墙。它东西长283米,南北宽74米,高2.5米,有20多亿块玛尼石。在“4·14”地震中,这座举世闻名的玛尼堆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坍塌,8座吉祥白塔中有3座完全损毁。

    震后,青海省文物部门立即进行了紧急的清理抢修。现在,虽然顶部碎裂的玛尼石残留着地震时的裂缝,但这个世界最大的玛尼堆已经被初步修复。

    与新寨嘉那玛尼堆一样,在地震中被掩埋的大藏经,也得到了紧急抢救、保护。坐落在结古镇扎西科的东仓大藏经珍藏馆,成为玉树地震后完工的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

    《大藏经》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全部是用金、银和朱砂等材料书写而成,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为玉树东仓家族所珍藏。玉树地震中,东仓家族65岁的男主人次仁文青及他的一个女儿遇难,他们居住并收藏《大藏经》的房子坍塌,经书被埋,救援人员历时4天才将《大藏经》全部抢救出来。震后,青海省对珍藏馆进行了修复建设,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还拨款50万元对珍藏馆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千年《大藏经》已经重新搬入占地456平方米、藏式风格的珍藏馆内妥善保护。

    据青海省文物局统计,在地震中,玉树重灾区不可移动的文物100%受损。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文化部门快速开展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紧急支护排险工作,向藏娘佛塔、桑周寺等文物单位紧急拨付了抢救经费,为宗教活动的尽快恢复创造了条件。

    编制详细规划 5亿元投入文物修复

    在紧急抢救的同时,青海省文物部门还为重点文物编制详细的修复规划。国家投入5亿元资金用于玉树灾区文物修复、保护。

    震后,青海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具有国家文物保护设计甲级资质的单位,为新寨嘉那玛尼堆编制了抢险维修方案,目前,这一方案已经通过了专家组的初评。4月份将进入实施阶段,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玛尼堆将得到全面修复。与此同时,玉树当地著名文物古迹——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及勒巴沟摩崖、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等的震后维修、治理方案,也已上报到国家文物局。

    根据普查统计,玉树拥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重建过程中,为了修复这些文物,青海省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工程领导小组,聘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国内一流的团队,为玉树震后文物修复进行全面规划。

    据青海省文物局负责人介绍,在整个重建中,用于震区新寨嘉那玛尼堆、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藏娘佛塔及桑周寺、格萨尔三十大将军灵塔及达那寺等各类藏族传统文物的修复、保护费用,将达到5亿元。这些费用将严格按照正在编制的《玉树灾后文化遗产恢复抢救保护规划》拨付实施。根据规划,玉树所有文物单位,均按一级标准重建。

    非遗得到整理保护 新建筑融入丰富藏文化

    在进行文物保护的同时,青海省还下达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资金1068万元,用于保护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卓伊舞、安冲藏刀、藏族黑陶等玉树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保护之列。

    据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非遗处处长邓福林介绍,震后,文化部门派出专门人员对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调查、摸底,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手段对各类项目进行全面系统记录,建立完整档案和数据库;还对当地的文化管理人员、非遗传承人进行专门的培训。

    “我们还正在编辑出版《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普典》。这套书以藏汉双语、图文并茂的形式很好地展示、记录了玉树非遗项目。预计在玉树地震一周年之际,这套书将会正式出版发行。届时人们就能够更加详细、直观地了解到玉树丰富的藏族传统文化。”邓福林说。

    除了专门的保护和修复,藏族传统文化在民居重建中也得以体现。为此,青海省政府专门聘请6位藏族建筑设计、藏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专家,担任玉树地震灾后重建顾问。

    在玉树县仲达乡,处在工程收尾阶段的牧民住房凸显着藏族风情。承担项目建设的中国铁建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卜宗举告诉记者,为了尊重当地藏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在每一户民居中,建设人员专门隔出了一间经堂;同时考虑到当地传统民居是石材结构的,在新建房屋的外部还用当地石材进行包裹,外墙挑选藏族传统的色系进行粉刷、装饰。

    “我们的理念就是,在运用现代化的施工手段的同时,充分考虑和融入藏族传统元素。像这些房屋拥有高级别的抗震标准,又非常符合藏族传统习惯。”卜宗举说。

    卜宗举介绍,今年中国铁建还接到修建玉树游客集散中心、格萨尔广场、玉树州博物馆等重点任务,“这些玉树重建的标志性建筑将融入丰富的藏文化元素,在建筑领域,藏族传统文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