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提上日程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自“十一五”以来,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取得了积极进展,初步建成了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记者从4月18日在京召开的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专家座谈会上获悉,文化部将制定、出台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内容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加强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使其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

    座谈会上,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介绍说,加强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的思路是2010年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提出来的。前不久,文化部领导在听取社会文化司工作汇报时对这一想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把这项工作抓好。于群表示:“加强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是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要求,推动文化创新的重大举措。进入数字时代,借助于数字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文化将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型服务业态。”

    参加座谈的近30名专家、学者,围绕“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的定位”“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的架构与目标”“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讨论。他们认为,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是一个创新性课题,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文化发展的新形式,对于缩小“数字鸿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承担着重大责任。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的提出非常及时、必要,文化主管部门围绕它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将对“十二五”时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重要的指导、推动和引领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同,再加上文化建设底子薄、欠账多,也存在着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基层文化队伍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此,于群指出,数字文化服务具有传播快捷、不受时空限制、可复制和重复利用等优势,加快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期间,文化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文化部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文化惠民工程。“‘十二五’开局之年,必须以更高的站位,从宏观和整体上进行把握,做好‘顶层设计’,防止重复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提高三大工程的整体效能。”于群说。

    目前,文化部社会文化司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并计划适时出台。在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推动过程中,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将考虑成立专家委员会,继续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