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箴言》为什么受欢迎

来源: 光明日报

四十年前,华西村“半月无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在吴仁宝书记带领下,这里变成“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并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名扬中外,其领导者——老书记吴仁宝也赫赫有名。日前,一本展示吴仁宝语言风格及睿智思想的《吴仁宝箴言》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书中吴仁宝浅显易懂而又寓意深刻的语言,深受读者喜爱,首次印刷的5000册图书销售一空。

    为干部辑录“修齐治平”智慧

    谈到这本书的出版,图书策划者之一、编撰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农村文化研究所所长彭维峰博士介绍说,他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典型的调研,多次和吴仁宝老书记面对面交流。在调研时,他了解到很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的村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很想学习一些先进典型特别是华西村的发展经验,学习吴仁宝书记的领导作风。于是,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促成他策划《吴仁宝箴言》的初衷。他说,编撰之初,他听取了很多村干部特别是华西村一些干部群众和出版人的建议,最终辑录了242条吴仁宝的精华隽语。事实上,一些经典语录和传世箴言,早已在海内外传诵。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刘济民指出:“《吴仁宝箴言》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非常深远的实践意义。它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农村改革发展实践工作的总结,是建党90周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宝贵经验的总结。”

    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朱庆说:“出版这样一本书不仅是为村干部,我们的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这本书汇集了吴仁宝书记几十年智慧的精华,是一本富有哲学思想的书,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经世致用和修齐治平之道的智慧。读者可以从正心、明德、修身、治村、为官、做人等18个方面受到启示。”

    《吴仁宝箴言》现在已经像华西金塔、农民别墅一样为人瞩目,其魅力从何而来?

    刘济民指出,“《吴仁宝箴言》不是纯理论性的读物,书中辑录的都是吴仁宝说的真话、实话。吴仁宝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而且做的比说的还好。它是来自基层的宝典,是吴仁宝在实践中真情实感的流露,书中记载的吴仁宝的特色语言和精华思想对各行各业都有用。”

    朱庆说,这些出自“农民语言大师”之口的经典语录,是吴仁宝立足自身、放眼世界的感悟,更是他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体会,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给人以教育和启迪。读着它,人们可以深刻感受一位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睿智和赤子情怀,领略“天下第一村”的发展奥秘。

    书中记录吴仁宝感人的话语很多。比如在谈到“信仰”时,他说:“一个人要有信仰。我就信仰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一直没有动摇信仰。如果说我动摇了,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华西。我最满意、最看重的是先进共产党员的这个奖励。”

    一位吉林通化的村干部见到吴仁宝时,不无遗憾地说,他们那里山也好,水也好,就是缺一个吴仁宝。老书记回答他说:“吴仁宝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努力做到三点罢了:一要有长期行为,要为老百姓服务;二要听取意见;三要经常找自己的不足,寻找差距,纠正不足。”

    吴仁宝的话语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心系群众、为民造福、追求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他说:“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只要我们做到有福民先享,老百姓不会让我们做干部的穷到哪里去;只要我们有难官先当,当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老百姓一定会支持我们,共同挑起担子,共同克服困难。”

    这样的箴言涵盖了许多方面,打动了很多读者。

    《吴仁宝箴言》出版后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人们说:“听他的讲话,既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又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无不被他的语言所折服、所感动。”

    国家行政学院培训部副主任安令裕说,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群众勤劳致富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源和精神动力在《吴仁宝箴言》一书中都能找到答案,他的公仆意识和以民生为本的思想内核对于从政者具有很强的启发指导意义。

    许多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感受更深。山东省荣成市西霞口村党支部书记田文科看过箴言后说,老书记一辈子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领群众走上富裕、安定的康庄大道,起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非常令人佩服。这本书非常值得广大新农村建设者、管理者特别是大学生“村官”学习。

    湖北省钟祥市彭墩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华谈到,吴仁宝老书记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他的为官治村方略。这就是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立足群众,做好长期为人民服务的计划,找准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道路。

 

    中国新闻网有这样一句评语,说得很中肯:吴仁宝的话,不知您听过没听过。如果您是一位机关干部,最好要听一听;如果您是共产党员,也应该听一听;如果您是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就更需要听一听。

    听吴仁宝解码《吴仁宝箴言》

    放眼全国,为一个村书记言行出书立著,这样的待遇,目前仅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享有。

    作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领导者,吴仁宝留下很多讲话、访谈和文章,有许多充满哲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经典话语,如今汇聚成一部《吴仁宝箴言》。

    这本书,与其说是吴仁宝特色语言的整理收集,不如说是吴仁宝思想的结晶。那么,吴仁宝妙语如珠,他的思想源泉在哪里?本报记者近日专访吴仁宝,听他讲述《吴仁宝箴言》背后的故事。

    “相信社会主义,一辈子没有动摇过”

    记者:《吴仁宝箴言》的第一条是,你谈到自己信仰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你是如何在年轻的时候确立这种信仰的?

    吴仁宝:我是经过旧社会的,做起小生意,遭遇过盘剥勒索、物资被抢等种种困难。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就相信共产党,相信社会主义,一辈子没有动摇过。目标是方向,精神是力量。人目标坚定了,就不会动摇。做事情反而好做,人最怕的,是没目标、没信仰、没原则啊!

    记者:那你又是靠什么坚持这么多年的信仰?

    吴仁宝:我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我信仰共产党,无论任何时候,我坚信一点,共产党是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我说过,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正是凭这个信念,我走过了一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社会上出现对社会主义的种种怀疑与模糊思潮时,我带领华西村100多名党员干部奔赴南京雨花台,在革命先烈纪念碑前举手宣誓:“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记者:您有很多机会提拔升官,但是您都放弃了,为什么?您有没有想象过,假如离开华西村,可以发展到什么地步?

    吴仁宝:我呢,不离开华西。为什么呢?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搞个村,搞基层是可以的,要搞个大点的不行。我试过,我当江阴县的县委书记6年,后来要调到苏州地区,已经征求我意见了,我向上面请求我不去。因为我在江阴当6年书记的时候,我这个村书记没有放。我到了苏州,离开得远了,我舍不得。舍不得华西村,为什么?因为华西村的农民同我感情深了。同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对这一个村情况比较熟悉,而且也有一定发展,这是对我的鼓励,所以我要离开了这个基础到了苏州去就不行了。

    我经历过起起落落,但无论是当“村官”、“乡官”,还是“县官”,职务如何变化,都没有挫伤我的积极性。为啥不挫伤呢?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的话都是从实践中得出的”

    记者:看了这本书,所有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吴仁宝只是个村书记,为什么会有这么深刻的思想,能创造这么多精彩语言?

    吴仁宝:我的话都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经得起推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我也说过假话,1958年“浮夸风”时虚报过粮食产量。但是从那以后,我对虚假的一套再也不相信了。干部说假话,受苦的是老百姓。要能坚持实事求是不说假话,就得心理上没有包袱,不想升官,不想当先进,只有这样,你讲的话才能真正为老百姓负责,为党的事业负责!我担任村书记48年,在重大决策上从没有出现过失误,也是靠的实事求是。

    记者:老书记在外出作报告时都要带一个翻译,其实你本人也是一个“翻译家”。你用农民兄弟听得懂、学得会的语言,把中央精神讲得明明白白。身在基层,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吴仁宝:关键是要“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华西不管是坚持“集体承包”,还是搞“一村两制”等等,都不是盲目跟风、照抄照搬,而是实事求是地将理论与实践、大政方针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记者:看了《吴仁宝箴言》,读者可能还会有个疑问,老书记的观念如何一直在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吴仁宝:我说过,不怕文化低,就怕不学习、不研究。我是这样的,几十年,新闻联播我基本是一天不落的,报纸头版头条也不落的。因为新闻非常好的,整个国家精神都在里边,那么你听了新闻,直接根据华西实际马上做。所以有些人搞不清楚,说华西为什么中央没有讲的,他已经做了,你要听中央再传达,省里再传达,市里再传达,我看已经过时了。

    “我要做实干家”

    记者:别人都认为你是思想家,还把你的日常言语整理成书本。对此,老书记是什么感想?

    吴仁宝:我并不想做什么思想家,而是要做实干家。对我个人来说,人家给我的头衔很多,但是我呢只能承认一个,一个什么?实干家。我只有实实在在去干。要说理论家也好,企业家也好,这些呢我不能担当。到底什么叫理论?到底什么叫企业?这里面文章很多,我不肯戴这个帽子。所以我是实干,那么干部都是实干的,实干可以干对,可以干不对,也可以改过来,没有关系的。

    记者:我们看到,老书记与人交谈很坦诚,对于尖锐问题,也从不回避,侃侃而谈。

    吴仁宝:共产党人的一大本事,就是在各种考验面前不被人吓倒。而要做到不被人吓倒,你心里就得有本执政为民、造福为民的账。有了这本账,你做事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被任何力量所动摇,更不用说被什么政治形势吓倒了。

    记者:虽然老书记退休了,但是我们期待老书记和华西村还会有更多的箴言出现。

    吴仁宝:其实,心态平衡尤其重要,只有心态平衡,得失不计于心,才能真正做到“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从我个人来讲,这些年上级奖给我的1.3亿奖金,我统统留给了集体发展经济。对此,我感觉到非常愉快,也更加充满干劲!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是可以终身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