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县图书馆5月12日正式开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向其选送精品资源

来源:

羌红飘飞、彩旗迎风,2011年5月12日上午的汶川县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汶川县支中心)、博物馆门外人流涌动,从县城周边赶来,身着传统羌装的村民们用欢歌笑语热烈庆祝汶川县图书馆、博物馆正式开馆。

    为祝贺汶川县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正式开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特意选送了一批共340部/集、75小时的数字资源,包括少儿资源、红色专题文化片等类型。

    这座出自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的设计者何镜堂院士之手的汶川县图书馆、博物馆,于2009年11月1日开工,2010年3月20日竣工。139天的精心建造让这座拥有羌红色彩、羌碉形态的建筑成为了县城地标。

    汶川图书馆、博物馆占地794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71平方米,总投资约6460万元,作为汶川县最大的文化援建项目,特邀何镜堂院士进行方案设计,广东省对口援建,功能齐全,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购书中心功能为一体。建筑群体平面呈“L”型,围合出的空间成为市民活动的开放性广场,体现了公共开放的人性化设计,同时与中轴线广场相协调,并极大减弱周边现有建筑的干扰和影响。

    其中,汶川县图书馆馆舍面积2126平方米,设有成人阅览区、少儿阅览区、地方文献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它的对外开放必将进一步丰富汶川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和谐汶川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