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英国的艺术家、文化行业的企业家等聚首英国牛津2011文化经济峰会,交流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对文化经济的发展展开讨论。随着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文化经济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和世界经济未来的风向标。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大力发展文化经济。
英国:皇室文化促经济复苏
英国是较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英国皇室文化可谓该国文化经济发展中独具特色的生力军。多年来,英国皇室生活一直备受瞩目,和皇室有关的徽章、手工艺品总是纪念品商店中销量最好的商品。商家们喜欢在自己的企业名称前冠以“皇家”二字,以招揽更多的客人。
皇室婚礼向来是帮助英国经济复苏的“杀手锏”。英国《每日快讯》5月5日报道,威廉王子的婚礼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英国旅游局预计威廉王子婚礼为英国旅游业带来的利好将持续18个月。彭博社发文表示,威廉王子大婚让失业率得到了有效缓解,民众信心倍增,只有5%的英国民众担心下一年会失业。30年前,英国经济也曾面临困境,英国政府利用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礼为契机,吸引外国游客约143万人次,创收3.75亿英镑,成功将英国从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
美国:电影与旅游跨界合作
电影业和旅游业的跨界合作为美国文化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据《巴哈马群岛周刊》报道,“加勒比海文化周”将于6月4日在纽约开幕,本届文化周首次以电影形式展现加勒比海文化。美国制片人弗朗西斯·所罗门拍了一部既具有电影表现力又能完美展现加勒比海文化的电影,并将在文化周上亮相。
所罗门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加勒比海品牌,为其登上世界舞台打造根基。在加勒比海文化的背景下,电影很容易塑造有力的且易于被接受的形象。同时,加勒比海的文化也可得到宣扬,当地的旅游业、商业甚至是音乐产业都会得到带动。”
事实上,美国文化经济的发展中融入了很多创意元素,“创意”早已深入人心。美国的斯佩恩兄弟在上世纪80年代令“黄色笑脸”图案席卷整个美国,不仅打造了“祝你今天愉快”的“微笑文化”,并将以此图案注册的“一元速递公司”以5000万美元的高价转手,如今“黄色笑脸”已经在背包上、T恤上随处可见。另有美国纽约商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在得知奥萨马·本·拉登死讯后,第一时间注册网站出售印有“奥萨马死了”字样的文化衫,两天内赚取利润高达12万美元。
尼日利亚:造梦的“诺莱坞”
美国有好莱坞,印度有宝莱坞,尼日利亚的诺莱坞为电影业缔造了又一个神话。它不仅为尼日利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将非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斯里兰卡日报》报道,诺莱坞的电影制作人摄制电影的速度惊人,平均每部电影的制作时间是7到10天,制作预算仅有1万至1.5万美元,在如此短暂的制作周期内,用微薄的电影预算完成一部符合标准的电影,简直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诺莱坞却没有令人失望,其每年出品的电影超过1000部。在非洲的很多国家,诺莱坞的电影甚至比好莱坞的电影更好卖。每个星期约有30部新片的DVD和VCD上架,平均销量达5万张,即使以2美元的价格出售,也能为制片商带来可观的利润。同时,诺莱坞还为尼日利亚提供了几千个工作岗位,电影业成为仅次于石油业的重要行业。
日本:出口流行文化产品
全球约有60%的动画节目由日本制作,日本堪称世界最大动漫输出国。日本动画人物拥有大量粉丝,铁臂阿童木、樱桃小丸子、Hello Kitty都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级明星,仅Hello Kitty的市值估计就高达10亿美元。“日本动漫”(manga)甚至作为专有名词列入全球的英语词典。日本动漫还掀起了很多风潮,像cosplay等。
近10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平均每年的销售收益达2000亿日元,加上动漫衍生产品的销售收益,动漫产业在日本GDP总额中所占比例在6%以上,2005年,日本动漫产业在GDP中的份额甚至超过了16%,成为比汽车制造业还赚钱的行业。
《朝日新闻》认为,日本政府的鼎力支持是日本动漫茁壮成长的重要原因。日本外务省曾拨款24亿日元“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画片播放版权,并将购得的动画片无偿地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使日本的动漫文化得以传播,并在青少年中塑造影响力,培养更多的日本文化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