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省祁县昭余镇丰泽村的一户普通农家小院,会发现小院里有图书室、放映室和电影拷贝库,并藏有7600多册各类书籍、l000余张爱国主义教育图片、8000余张电影海报和1600多部电影拷贝。这个小院支撑着当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小院的主人是当地有名的“破烂王”——权勇。一个主要靠捡破烂、收破烂为生的农民,却拥有满屋子的图书;一个走村串户的农村电影放映员,却收藏着千余部电影拷贝;一个普通庄稼汉的院子,却得到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并且,所有来访者都会被小院蕴涵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被小院主人执著的精神所打动。
为了增加藏书量,他让妻子成宝兰守在家里当图书管理员,自己外出收废品。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县城里转一遍,收到自己中意的图书、资料便如获至宝带回家。权勇把卖废品的钱都投入到文化大院的建设上,自己却用着一部花100元买来的旧手机。遇到有参观团到文化大院参观,妻子会打电话通知他,他就立刻赶回家接待。权勇收藏的图书中有大量农业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和法律等方面的书。有时候,夫妻俩照着书本给大家普及农业基本技能,村民们从他这儿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村民杨建德是权勇文化大院里的常客,他依靠在权勇文化大院看书、看科教片学会了养奶牛。现在杨建德不仅自己养了30多头奶牛,还带动全村发展养殖了1000余头奶牛。
2006年1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落户权勇文化大院,自此,利用共享工程海量的文化资源,权勇为乡亲们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方式更趋多元化。
靠一辆人力三轮车,权勇放电影的足迹踏遍了全县12个乡镇及周边4个县的大小村镇。最忙时,权勇一个晚上要赶两场,一年365天,他能放映电影四五百场。他的妻子告诉我们:“几天不为乡亲们放电影,他就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一次挂放映银幕时,他从木杆上摔下来把腿摔伤了,躺了半个月不能动,他自己急坏了,走路还没走利索呢,就一瘸一拐地又去给乡亲们放电影了。”不仅如此,每逢阴雨天或重要节日,权勇都会在文化大院的放映室里免费为乡亲们放电影。
带着对文化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权勇的执著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他被中宣部评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个人,先后获得“中国农村优秀放映员”“山西省十大文化创新人物”“山西十大新闻人物”“感动山西十大人物”“晋中市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权勇文化大院现在越办越红火,甚至吸引了山西省以外的单位组团前来参观、学习。河南工业大学把权勇文化大院作为该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宁波市文化局一位干部看过权勇文化大院后,感慨地表示:权勇文化大院院子小,精神大!
权勇的故事还在继续,欢迎大家到山西去,走进权勇文化大院看看。
作者简介:岳慧艳,女,《中国文化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山西省分中心通讯员,曾被评为2008年度“十佳通讯员”。两次参加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与《中国文化报》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