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院充满欢声笑语——山西定襄县镇安寨村探索多样化群文活动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在山西省定襄县镇安寨村,有一个占地66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只要不刮风不下雨,文化大院总是充满了村民的欢声笑语。村民说,自从有了这个文化大院,生活跟从前大不相同了。

    上世纪90年代,拥有2500多人的镇安寨村通过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该村村委会紧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也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村民建设新农村,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2008年,该村村委会做出了建好文化设施、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决定。2009年上半年,他们投资建成了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的集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大院,除将原有的舞台修葺装饰外,还新增绿化面积1230平方米。

    建好了设施,还得有活动。从2009年3月起,该村每天晚上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劳作之余的村民们纷纷来到文化大院,有的打篮球、打乒乓球,有的跳舞、扭秧歌、唱歌唱戏,有的读书、看报、下象棋,各有所乐,气氛热烈。为了提高村民文化和科学知识水平,村里把每月的15日定为村民读书日,定期向村民推荐好书,组织大家交流读书心得。每逢节日,村里的锣鼓队和腰鼓队还要进行专场演出。2010年元宵节期间,该村的锣鼓队和秧歌队到附近40多个村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并参加乡、县文艺调演。此后,该村又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展了歌舞、体育等比赛,村民参与十分踊跃。

    镇安寨村文化大院不仅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也获得了文化部门的认可,村委会借此机会积极引进文化活动。2009年2月,该县第一部反映本地风土人情的电影《正月里来是新春》在村文化大院举行了开机仪式,新鲜热闹的场景让村民们大开了眼界。2010年6月,第三届山西跤王争霸赛定襄选拔赛在该村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上举行,吸引了全县观众数千人。同年10月,由县文化局组织的准备参加上海世博会闭幕式演出的定襄八音艺术团到该村文化大院彩排。这些引进的文化活动,开阔了村民的艺术眼界,提高了他们的欣赏水准。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了村风村貌的变化,也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在村委会的带领下,镇安寨村成为了全县的农村群众文化示范村,正朝着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