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东西,它天然不是财富,但它能增进人的幸福感;它不会因“仓廪实”而自然平添,但有了它的浸润,便能滋养和睦、和谐。它的名字叫文化。
从莫斯科交响乐团音乐会到上海芭蕾舞团《天鹅湖》,从丹·波耶纳鲁独奏音乐会到本土沪剧《雷雨》……如今,这些阳春白雪在上海的大型社区附近就可以轻松享受到。露天电影、文艺演出、图书杂志,从高雅艺术到草根文化,老百姓只需“点菜”,政府将这些“大餐”进行统一配送。
近年来,上海市闸北区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用文化唤醒社区自治意识,探索文化浸润在社会管理中引领、引导和支撑作用,收到凝心聚力、促进和谐之功。
高品质: 家门口的《天鹅湖》
袁一汀家住北上海的共和新路,在老上海眼里,这里属于“下只角”,位置不太好,档次不算高。她一直有个愿望,要是家门口也有些高雅艺术,能让女儿受到熏染就好了。不久前开业的“海上文化中心”令她梦想成真。
投资逾3亿元、总建筑面积达3.46万平方米的“海上文化中心”,坐落在闸北区,终结了上海北部地区没有甲级剧场的历史。让众多剧迷高兴的是,文化中心引进了文化央企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并由其下属中国演出院线负责经营管理剧院,以保持演艺质量的高水准。
“牵手文化央企,引进好剧目,意在打造弘扬高雅艺术、发展演艺产业、促进公共文化建设的文化中心,推动上海北部地区的城市和文化发展。”闸北区委书记方惠萍表示。
仅仅在5月开幕季,大宁剧场就推出了交响乐、芭蕾、音乐剧、话剧等8台13场演出,包括荷兰雷弗兰大乐团音乐会、芬兰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音乐会以及由歌星张信哲主演的话剧《露露,听我说》等。
从这些高品质演出的热销可窥见老百姓的文化消费已不再局限于棋牌、网吧等较低层次,而是对高层次文化艺术有着强烈的需求。在5月份的开幕演出季中,各场演出都有八成以上的上座率。
宽配送: 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菜单”
除了引领群众文化需求品位的提升外,闸北还以文化配送为抓手,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探索了一条文化铺就邻里和睦、社区和谐之路。
“高端文化走市场,公共文化则更着力于满足基本文化需求。闸北的生活型社区较多,对基本文化需求量较大,通过文化配送,群众只需要进行点菜单就可以轻松获得所需的文化服务。”闸北区文化局局长陈宏说。
此前,闸北区曾专门雇请零点公司调研全区的百姓文化需求,并针对需求每年制定一本“文化菜单”,进行统筹安排并兼顾个性需求。此后根据百姓“点单”确定了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送培训、送服务的文化“五送”。
临汾街道文化中心主任李明挥表示,这种方式不仅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而且能够起到化投诉为诉求,发挥街道文化主阵地的作用。目前该中心辐射半径可以达到20公里以上。
如今,闸北区成立了全市首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闸北文化配送服务中心,已建立起覆盖27万户家庭70万人口的文化配送服务和三级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使文化工作逐步从以往单纯文娱活动为主的小文化,向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文化格局转变。这种“惠民、乐民、育民”的区域文化配送服务,也形成了“征求需求自下而上,实施配送自上而下,反馈意见自下而上”的良性循环。
重引领: 用文化唤醒社区自治意识
无论是高品质演出,还是基本文化配送,文化的作用都不仅仅在于满足需求,其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文化浸润与引领,凝聚百姓,培育公德,增强认同。
陈宏说:“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打开了空间,文化的功能要发挥凝聚社区人的作用,让社区的单个人变成组织人,加强社会管理中群众的自治意识,同时文化引领也并非完全迎合需求,而是要达到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对政策了解的统一。”
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文体工作协会吴松龙介绍,该协会形成了51个具有各类共同兴趣的团队,凝聚居民达到1886人,不仅将公共文化注入日常生活之中,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也在各类服务中得到满足,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
文化的根在社区,文化的教化之功也在社区。现在,闸北区每个街道都配备了超过35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中心。“海上文化中心”的大宁剧院在坚持艺术高标准同时,也并非一味追求“阳春白雪”,通过不定期举办艺术讲座和惠民演出等形式,深深扎根社区,体现“大众路线与高端路线双轨发展”。
“这是我拍到的最和谐的画面,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幸福。”去年世博会期间,香港摄影协会的一名摄影师到闸北区的“世博人家”采风后感叹。社区和谐,多少文化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