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满园春色,更要满城书香——江苏江阴通过读书节推动全民读书

来源: 中国文化报

7月底,以“学习,让幸福江阴更美好”为主题的江苏省江阴市第十五届读书节在历时3个月举办近百项活动之后落下了帷幕。江阴市文广新局局长王建炜介绍,读书节的成功举办,使得江阴形成了“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读书学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读书节也成为江阴知名的文化品牌活动。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江阴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自古兴教设塾、崇尚学习。因经济发展上的成就,江阴被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2010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9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067美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实现“八连冠”。经济发展了,百姓们的口袋“富了”,但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早在1995年,江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开展了“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其主要目标和内容是:从1995年至2000年,经倡导和推广,全市70%左右的家庭拥有1顶书柜、订阅2份以上报刊和家有300册以上健康有益的藏书,并积极开展读书、用书活动,努力营造“家家有好书、户户都学习、人人求知识、个个讲文明”的社会风尚。从“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到连续15届成功举办读书节,江阴的读书活动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江阴不仅要“满园春色”,更要“满城书香”。一个不善于学习的城市,必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城市,一个不会学习的地方,就不会有创新力。要变“学历至上”为“学力至上”,不断增强学习的带动力。通过学习来提升工作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要重视城市的吸引力、创新力和反应力,就要透过学习来提升这些软实力。要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一项硬要求,而不是软任务。要使学习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成为江阴城市的精神追求、文化品牌、内生动力和创新资源,不断推动江阴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八仙过海”促读书

    今年,为了筹办第十五届江阴读书节,江阴市各部门精心组织,使得活动精彩纷呈。

    江阴市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联合相关成员单位开展了向市民赠送《2011年市民阅读推荐读物》、向“自然村农家书屋”赠送图书和书架等活动,以及江阴市第十一届少儿故事大赛、“阅读影响人生”读书征文竞赛 、“童心在阅读中飞翔”——儿童绘本剧展演、先进阅读典型评选活动、“忆库杯——我的幸福童年”电子书创作大赛等50多项活动。

    其他单位也各展所长。江阴市机关党工委开展了“三学三爱”——学理论、学党史、学章程,爱党、爱国、爱家乡读书征文活动;江阴市文广新局开展了江阴市第四批“文化中心户”评选等活动;江阴市文艺集团开展了江图展览、“阅读融入生活”——读书节主题海报设计大赛系列活动;江阴市教育局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校园读书节、“书香校园”建设现场展示活动。江阴市团委、妇联、总工会、科协、新华书店等单位也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同时,江阴全市1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精心组织开展了37项相关活动。

    从繁华闹市到乡村田野,从学前孩童到耄耋老人,江阴人读书蔚然成风。

    江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钱晴认为,本届读书节的安排体现了对社会不同层面人群的阅读关怀,使读书活动更趋平民化和社会化,使得更广泛的市民人群参与进来。

    创新平台推建设

    据王建炜介绍,一系列创新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读书节的形式和内容,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亮点,让读书活动增添了魅力。如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本届读书节活动呈现出浓厚的红色氛围;少儿故事演讲比赛、各类讲座、展览、征文等各类传统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新提升;读书节主题海报设计大赛、“阅读好望角”晒书会、儿童绘本剧展演等创新活动为读书节注入了新鲜内容。

    “十二五”期间,江阴将充分利用读书节这个平台,将读书活动与市民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学习型机关、单位、社区、学校、家庭等活动结合起来,与普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努力将江阴打造成一座充满书香、充满魅力、充满幸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