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作机制 颁布创建规划——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自6月1日文化部财政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座谈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后,各创建城市(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工作会议,落实文化部、财政部要求,建立创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创建规划。目前,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正在全面扎实推进,对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市长挂帅,任务分解, 机制建立

    近日,长春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全体会议,强调要全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特别强调,要加快长春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建设步伐,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下半年要把文化事业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长春市市长崔杰要求,要按照规划层层分解任务,逐项抓好落实。要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青岛会议后,各个创建城市迅速召开了创建工作启动大会,建立创建工作机制,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与下辖区(市、县)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局面。5月31日,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作为该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与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标责任书》,对全市创建工作将实行年度督查和双年考评。

    积极完善创建规划, 制定实施方案

    7月27日,长春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长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1—2012)》,这将成为长春全面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基本依据。由市委、市政府以正式文件形式颁布创建规划,是创建工作实施的第一步。

    创建规划是整个创建工作的重要指导,科学制定、严格执行创建规划,是创建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北京市朝阳区在完善规划时,进一步明确创建各项指标,着力研究解决当前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强调要根据本区域特点,加强制度设计研究,建立适合区域文化发展的政策、方式,形成自有模式。根据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是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重庆市渝中区根据创建标准,分解细化出69项指标,明确相关责任单位。经过自评,渝中区确定目前已基本完成的共有26项,未达标但经过努力具备完成条件的有30项,需要通过较大努力才能完成的有13项。渝中区还参照创建标准,初步确定了创建特色指标内容,其中包括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区域文化资源统筹与共享等。北京市朝阳区将创建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三大类36个项目,每个项目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保障工作责任落实。贵州省遵义市近日把《遵义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等系列文稿,分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及市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编办、市财政局等征求意见,经修改将由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审定通过后印发。

    保质保量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7月12日,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强调,在创建周期内,要结合长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按照“基础更实、特色更优”的原则,全面落实创建标准的6个方面30项指标,重点突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设施网络全覆盖,形成便民惠民、运转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群众文艺“千团百佳”工程、地方特色品牌培育工程、书香星城“211”工程、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畅享”工程、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工程六大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公共文化服务;落实政策、资金、人才、技术扶持措施,强化公共文化组织支撑保障。

    创建工作对各地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创建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始得到加速发展。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与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对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制度设计。河北省秦皇岛市起草了《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支持政策》,针对该市创建工作,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山西省长治市根据创建标准,对公共文化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图书馆将力争达1.35万平方米,市群艺馆将力争达8000平方米,村(社区)文化室将尽快完善设施,争取都在100平方米以上。长春市全面加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区每人1元钱、农村每人0.5元钱标准落实群众文化活动经费。5月25日,长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按照创建标准和时间要求,完成长春市图书馆、长春市少儿图书馆的全面维修和改造,新建朝鲜族群众艺术馆、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