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上书店和数字出版的日益活跃,民营实体书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房租涨、人工涨、销售额却不涨。近来,曾经被很多人喜欢的风入松书店宣布停业、第三极书店黯然退场、季风书店不断关店等都表明:民营实体书店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以下是来自目前尚在市场上顽强支撑的民营书店企业与出版界专家为找寻民营实体书店的转型与应对办法共同建言献策。
开源比节流更重要
磨铁图书公司总裁沈浩波:实体书店的关张并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地域性的。日本要好很多,不少城市依然有很多小书店。事实上,图书销售是薄利行业,国内实体书店的关张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图书定价太低,加上盗版猖獗,这就成了一个“死结”。从这一角度讲,政府理应在政策上更倾向于民营书店,让他们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并在房租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把书店开到社区门口。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书店,是很难想象的。
中信连锁书店事业总部总裁陈非:控制开支是所有商业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面临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通常大家对成本的控制都已经比较严苛了,因此相对于控制成本,我们更加关注提升销售额。中信书店目前多数为机场连锁书店,机场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段,相对于市内的商业区,租金成本、各方面软硬环境的要求都更高。针对机场人群购书希望达成5个需求,即充电学习、增长知识、收集资讯、休闲娱乐、礼物礼品,书店在选品上以少而精为原则,主要涵盖财经管理、商业励志、休闲文艺、文化历史、收藏礼品等几大类别的高品位作品,同时还提供数百种国内外报刊杂志,以充分满足大家从碎片信息到经典收藏的需求。另外,针对机场人群快速通过的特性,我们还特别关注排行榜在书店中的运用,小小的一家书店,会同时有国内国外、网上网下等多个排行榜呈现,以帮助大家在极短的时间内,选到适合自己的而且是被多数人所认可的好书。
在做好图书选品的同时,我们还非常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我们通过举办大量的与阅读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邀请著名作者在路过机场时小作停留,与恰好在机场的读者进行互动活动,这种惊喜相遇的感觉,会给很多读者的旅程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从而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总之,我们的重心是为机场特殊客群的特殊需要着想,努力通过我们的经营,摒弃无谓的价格战,为书店的盈利空间提供足够的支撑。
雨枫书馆企划总监孙婷婷:雨枫书馆在房租成本控制方面,采取了与商业地产合作的模式,即物业通过售书流水提成。像崇文馆和香港新世界商场合作,比如馆跟比如世界购物中心合作,这些合作样本都降低了房租,也达到了与商场捆绑营销的目的。
在收入方面,雨枫书馆坚持会员年费制,年费部分可以有效地缓解现金流。另外,书店兼咖啡馆等其他商业形态,也是很多同行都在尝试的一条路,雨枫也在做类似的探索。我们是一家会员制女性书店,所以我们就结合女性会员的喜好与需求,在书架空间之外开设了“消费阅读区”,主推花式咖啡与特色花草茶。而在周末的时候,消费阅读区的沙发可以调整,布置成活动场地,举办沙龙。我们的经验是:在活动方面做出特色最为关键,我们主推“书女学堂”,结合女性感兴趣的方面,比如烹饪、手工、星座、塔罗牌、理财、职业规划等,邀请相关嘉宾到场讲授,增强互动,加大了书店与会员之间的黏性,从而成为我们的盈利点之一。
书店特色氛围需强化营造
中信连锁书店事业总部总裁陈非:从机场书店的客群看,客户对于价格并不敏感,他们因为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书店或上网选书,而机场候机恰好给了他们这样一个难得的选书时光。但一定要给他们缩小选择范围,比如从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始,每个月请专家学者、权威媒体和各界意见领袖从当月新出版的近2万种图书中精选推荐出100本新书,进入“云舒馆”,在各地机场书店设专柜,用信用卡作为借书卡,通过预授权功能锁定丢书风险,让客户能够很便捷地选到自己心仪的图书,并且很便捷地借阅。在空中飞行途中,他可以判断是否购买这本书,如果购买预授权生效即可,否则15天内可以在任意参加活动的机场归还图书,供后续读者借阅。今后,我们会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为会员模式,通过信用卡预付等大会员量客户组织合作,以会员费及高品质选书服务带来的会员消费为盈利模式,改变一批爱书人的阅读方式,创造新的更便捷的读书模式。
出版营销专家三石:实体书店的阅读氛围是网上书店所无法解决的,一些独立书店的面积并不大,但通过长期做图书传播、讲座和分享会,这些书店就能团结到一批忠实的读者,书店从而聚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因此,做“真正的阅读”是独立民营书店的一种出路。
单向街图书主管武延平:单向街的股东最初的愿望是给大家一个交流思想的空间。我们也有过从圆明园店搬迁的经历,当时主要是考虑那里的位置比较偏,再加上要做出版需要新增空间,于是就搬到朝阳这边来了。多年来,单向街沙龙一直举办,这是一个免费开放的活动,我们希望把它办得纯粹一点,如果商业味太浓的出版社推荐新书,我们会直接出租场地给它,而不是掺和在一起。单向街虽然人文特色明显,有的股东本身也是作家,会推荐和对图书进行精挑细选,但我们在经营上也一直在探索,现在有咖啡馆和杂志书等,通过这些收入来维持书店的运营,其中图书销售收入还是占到一半左右。
北京万圣书园总经理刘苏里:网络书店对民营书店冲击比较大,其实他们打折销售对他们本身也没有益处,但是对连锁书店和书城的冲击更大。虽然万圣书园是学术书店,但学术书能卖三五十本就很不错了,而畅销书能卖三五百本不成问题。因为有了网上书店,我们畅销书的销售就减少了一半左右,也就是说之前能卖300本的,现在只能卖150本左右。这些畅销书其实还占了专业书店很大一部分比例,这块降了下来,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把它补上来,比如在学术书上做得更精细。
雨枫书馆企划总监孙婷婷:对于网络书店的超低价打折行为,我个人认为立法是关键。德国、法国、希腊、意大利等很多国家都实行图书定价制,出版社有100%的权利为自己的书定价,书店严禁打折。实体书店与线上竞争,完全可以不必打价格战,而是应该突出线上无法给予的服务,即面对面的交流体验和专注客户群的个性服务。新技术在不断进步,我们的信息媒介也日益丰富,但人和人的沟通体验是不会被取代的,地面书店不仅仅是图书的零售终端,更是以书会友的交际平台。
业务扩张要谨慎
磨铁图书公司总裁沈浩波:民营书店跟出版社合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毕竟民营书店的规模和格局还太小。从出版社来说,如果实体书店这个通路不断缩小,肯定会花时间和精力通过电子商务这块补回来。事实上,电子商务这块是做增量的,很难取代实体书店。但是如果实体店不给力的话,出版方肯定是要想办法把这销量做上去,自然就会从资源、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电子商务。
雨枫书馆企划总监孙婷婷:民营书店要作为出版业健康生态环境的一分子,在当前的背景下,必然不能仅仅是一个销售图书的店铺。图书销售还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能只视其为普通的商品。未来的书店,更多体现的是平台型的功能,它应该是城市文化生活的聚集地,可以兼容餐吧、咖啡馆、精品店等众多商业形态。它还可以成为一个俱乐部式的服务场所,志趣相投的人以书会友,在这里有了精致生活的外延,跨行业跨领域的人,在这里有了共通的发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