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重庆渝中区木偶剧团为该区大坪幼儿园的孩子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木偶剧——《小猫钓鱼》。和孩子们一起乐开花的,还有陪伴在一旁的家长们。他们说,渝中区的文化服务开展得真不错,连几岁的小娃娃也能在家门口欣赏到文化剧目。
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区域内的“10分钟文化服务圈”,目前“文化圈层”已初具雏形,不仅让市民得到了实惠,也让重庆这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老城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场所建设: 文化圈遍布辖区
每周至少去一趟渝中区的文图大厦,是56岁的盲人王凡卡雷打不动的习惯。这个习惯是她在去年12月26日文图大厦开馆时开始的。大厦一楼的视障阅览室就是她的乐园,这里配有帮助盲人上网浏览的专用电脑,网页内容不仅可以通过耳机听到,还可以转换成盲文。刚开始,王凡卡在网上“看新闻”还有点吃力,在阅览室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她在网上“看”到了世界。如今,在这个阅览室里,经常可以看到像王凡卡一样头戴耳机、移动右手鼠标,左手摸着盲文转换点显器的盲人读者,他们在这里自由驰骋思维、放松身心,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每到周末,住在重庆渝中区张家花园的张先生一家都会出门转转。刚上小学的女儿喜欢唱歌跳舞,大坪街区文化服务中心有专门的设备和舞蹈场地,让她开心不已;妻子喜欢书画,文图大厦里的著名书画家作品展免费参观,满足了她的要求;张先生自己爱看话剧、听交响乐,巴渝剧院、人民大礼堂、湖广会馆常年的高雅艺术演出,让他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些只是渝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渝中区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10分钟文化服务圈,通过设施建设和内容建设,使辖区居民群众无论居住在哪里,只要步行10分钟便可到达文化场馆或参加文化活动。目前,渝中区已有市级大型场馆24个,文图大厦1个,街区文化中心2个,社区图书室76个,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8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30个,区域标志性、区级示范性、街区综合性、社区保障性文化设施相互交融,形成了立体化布局的“四级文化圈层”。
活动珍馐: “文化大餐”乐了百姓
如今,渝中区开展的100场戏剧、100场电影“双百进社区”活动,让全区各个社区的居民都可以在家附近的院坝上看露天电影、欣赏木偶剧。上月底,渝中区木偶剧团的演员们将精心编排的童话剧《过河拆桥》、《聪明的小白兔》等专程送到该区七星岗社区。“这些木偶剧让我们重温小时候的记忆。”家住业成花园的袁伯伯看得很开心,7岁的小孙子也觉得很新鲜:“好看!比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有趣多了。”
这只是渝中区为全区人民奉上的文化大餐中的一道开胃小菜。解放碑CBD广场周末音乐会、半岛万人歌会、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全国城区家庭文化艺术节等影响巴渝内外的文化活动,是渝中区居民享之不尽的文化盛宴。
近年来,渝中区不断加大文化发展力度,通过组织文艺演出、开展文化活动,努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并重视培育文艺人才、提高演出水平,使渝中半岛处处洋溢着文化的气息,也令市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据了解,重庆渝中区去年共组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200余场,参与群众244万余人次。如今,渝中区12个街道拥有356支骨干群众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各具特色,已经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的文化氛围。
创新机制: 活跃渝中半岛的文化土壤
“现在我们每天都能用这台钢琴练歌了。”重庆渝中区石油路街道新嘉华合唱团团员刘美说,器材质量的提升对提高合唱团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新嘉华合唱团的这架价值近万元的钢琴,是该区文化部门作为奖品买来赠送给他们的。
截止到今年,渝中区有300多支群众性文艺团队。如何调动团队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为群众既带来娱乐享受又带来艺术熏陶?为此,渝中区文化部门决定实行奖励机制。在今年6月16日举行的第八届渝中合唱节决赛中,新嘉华合唱团发挥出色,拔得头筹,渝中区文广新局奖励了该合唱团一架价值万元的钢琴及3000元奖金,希望合唱团在今后的群众文化活动中能有更好的贡献。这一机制的施行,也令该区群众性文艺团队积极创作、力争上游的氛围越来越浓了。
不仅如此,利用该区文图大厦和大坪社区文化中心的示范性和影响力,渝中区还在努力构建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模式,让老百姓在社区就能借书还书。“图书馆的服务将逐步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渝中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奖励和服务机制的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对于文化建设的支撑更加重要。近年来,渝中区财政每年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且随增长比例逐年增加。这些钱主要用于除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外的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演出项目、基层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事业机构运转、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和基层文化工作的考评奖励等。有了财政的有力支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民间文艺团队的文艺创作欲望也空前提高。“想到文图大厦和大坪社区文化中心排练的团体已经排起了队!”渝中区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渝中区将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明年再建几个社区文化中心,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排练场所和更好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