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写论文了,文化共享工程上的参考资料不仅齐全而且权威。”第十一届全运会赛艇冠军赵磊在体验完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数字资源后感叹。赵磊练习赛艇已经10多年,现在他也是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今年3月,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落户赵磊所在的训练基地——国家千岛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从此只要动动鼠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浙江省各公共图书馆的优秀信息资源就都能走进运动员的宿舍。
近几年,浙江省利用文化共享工程专项资金,通过接收、采购、征集、自建数据库等多种方式,整合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类的丰富数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走进”活动。
文化共享进乡村。2007年,浙江省数字文化乡村行系列活动在全省展开,此后每年结合特定主题走进乡村,让数字文化服务百姓;2008年,湖州市利用VPN技术使乡镇、行政村收看到更多的数字资源,实现了优秀文化信息的共享;2009年,义乌市文化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建网实现链接,农民可以直接在党建网上点播文化共享工程视频进行观看;衢州市一直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受到了基层百姓的热烈欢迎与称赞。
文化共享进社区。从2003年开始,杭州市文化共享工程依托“一证通”工程开展社区服务,根据社区群众需求,精心选择了适合的文化共享工程视频资源进行刻录,并送去了大量的书籍、光盘,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湖州、嘉兴、温州等地区也通过加强图书馆的分馆建设,使广大居民不出社区就能看到图书馆的图书和数字资源。
文化共享进企业。2008年,绍兴市“共享工程进企业行动”启动,首批通过市县总工会向企业职工发放职工电子读书卡2000张;2009年,工程与省总工会共建,首批建成788家 “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示范服务点”、4856家“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职工电子书屋”。浙江省分中心还专门整合适合企业职工需求的资源,在浙江数字文化网开设“共享工程进企业”专栏。
文化共享进军营。2007年开始,文化共享工程先后在硬骨头六连所在部队、宁波大榭海军基地以及舟山92118部队建立了基层服务点;2007年,温州市共享工程走进海军驻平阳南麂岛观通站,并定期为其更新数据、保持服务;2008年,衢州市共享工程走进驻衢94620部队为官兵们送电影,受到热烈欢迎;今年春节,浙江省分中心再次走进92118部队,送上了精心挑选的380GB数字资源。
文化共享进学校。2006年开始,宁波市将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器放入教育城域网,将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延伸到校园;2008年,湖州市支中心将Apabi电子图书通过绑定IP地址和赠送账号的方式免费向市属及吴兴、南浔两区中小学所有用户开放。为保障困难群体的文化权益,舟山市文化共享工程巡回放映队从2007年开始走进舟山市聋哑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将共享工程优秀视频带进校园。
此外,2006年,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走进寺庙,杭州灵隐寺基层服务点在灵隐寺云林图书馆正式开通;2010年,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的所有资源向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干部网络学院的所有用户开放,浙江宣传系统网络交流平台的所有用户也能同步使用工程的所有资源。浙江各市、县支中心也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及图书馆资源为机关服务,如:仙居支中心利用浙江网络图书馆平台,将资源推送到县机关大院;绍兴市支中心开通了“市外媒体报道绍兴新闻集成平台”,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提供全方位的媒体报道信息服务等。在开展送资源上门的过程中,各地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如舟山市成立了共享工程放映队,带着小小流动“影院”进村上岛;江东区成立了文化共享工程宣传队,自2007年成立以来,走进学校、社区、部队、工地、企业开展活动120多场次,展出版面500余块次,放映电影258部次,使7万余名群众享受了优秀的文化资源。
浙江省文化部门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设备和资源优势开展联合共建,拓展服务方式,力求让优秀的文化资源流动起来,受益于更多的人。开展的“走进”系列活动,把优秀资源送进了千家万户,将文化共享的理念传达到省内各地,让文化共享深入人心。
作者简介:
詹利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文化报社(文化共享工程)通讯员。
沈丽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办公室宣传策划,中国文化报社(文化共享工程)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