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化发展历史机遇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上海:面向基层持续改善文化民生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目前,上海市文化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活动正在逐步走向深入。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在文化系统年中工作会议上就学习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文化系统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结合下半年工作安排,通过中心组学习、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紧紧抓住上海文化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以持续改善文化民生为目标,以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促进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支撑,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把握跨越式发展的 历史机遇

    在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上海文化系统深入分析了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良好,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空前旺盛,文化事业产业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另一方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将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海将“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确定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文化效应也正日益显现。

    通过深入的讨论学习,上海文化系统形成了推动文化发展的共识:“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牢牢把握当前的机遇期,推动文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以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局长朱咏雷指出,上海文化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与兄弟省市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相比,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东部标准相比,发展的压力还很大,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始终保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

    构建开放式发展的 良好格局

    推动上海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尤其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不是单一的文化系统所能完全胜任的。上海文化系统在深入学习贯彻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认识到: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跳出单位、行业、地域的狭小圈子,改革创新促进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式发展的公共文化发展格局。此项工作应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并在重大文化活动、重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评奖评优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对转制院团予以倾斜,以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合格市场主体;要稳步推进文化系统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内部机制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二是要打破系统、行业和区域的局限,以大文化的空间和时间理念,推动建立引导激励机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下,让符合条件的文化经营机构平等共享政府专项支持,吸引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的文化机构平等参加重大节庆活动,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建设公共文化的良好局面。三是要推动完善中央部委和上海的“部市一体机制”、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影视局的“部局一体推进机制”、市文广影视局和相关委办局的“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市、区两级文化主管部门联动机制,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重大公共文化 设施建设

    近年来,上海把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民生工程的核心,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努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的区域和人群。刚刚闭幕的九届上海市委十五次全会对文化系统下半年工作提出了“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要求。

    在学习贯彻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上海文化系统结合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下半年的文化工作重点,其中包括通过加快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面向基层改善文化民生。

    上海将继续按照“促进增量、盘活存量、均衡布局、提升效益”的原则,重点结合世博园区后续利用,打造新的公共文化博览集聚区;整合改造人民广场西藏路地区,规划建设文艺表演集聚区;推进西部长宁地区文化设施改造提升,打造舞蹈演艺集聚区;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广场功能。与此同时,将持续推动与新城镇、大虹桥商业区、崇明生态岛等建设相配套的区域性及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全市300余家东方社区信息苑的运行管理并增挂“公共电子阅览室”标牌,建设农民工公寓公共电子阅览室;建立以上海图书馆为核心、支持区县图书馆和东方社区信息苑资源共享的“数字图书馆”平台;推进乡镇影剧院电影放映数字化改造和新建,加强工人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建设。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上海文化系统在学习中认为,在加快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同时,尤其要利用已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不断丰富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努力使更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上海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上海文化系统提出要以“东方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市群艺馆为主渠道,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系建设,按需配送量多质优的文化资源;要继续建设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等展示平台,开展好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积极培育基层群众文化团队;要在全市500家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基础服务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进行面向中小学生的“艺术课堂”试点,利用公共文化资源,配合教育系统对中小学生开展美育、德育活动;要在全市打造10个公益性演出品牌,每年举行公益性演出不少于240场,全市所有营业性演出每场确保至少5%的低价票,让更多市民有机会观赏高雅艺术和优秀民族艺术;要加强农村乡镇与城市公益电影放映,确保完成年度10万场公益电影的放映目标,并完成对30家乡镇影院的数字化改造;要重点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做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假日免费电影放映、外来务工人员绿色网上行培训等工作,尤其要做好对长兴岛10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落实在岛上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进行文艺演出、播放露天电影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