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过分沉迷地产模式的现状:主题公园何时回归内容主题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动画电影《蓝精灵》暑期在国内热映之时,“蓝精灵”主题公园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中。据悉,在未来的3至5年时间里,投资超200亿元,占地规划面积2000多亩的“蓝精灵”主题公园将落户四川成都。

    然而正在国内的“蓝精灵”迷们欢呼雀跃之时,关于主题公园的一道禁令给人们泼了一盆冷水。据媒体报道,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下发的一份通知称,要求自8月5日起至具体措施出台前,各地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主题公园项目。同时,已经办理审批手续但尚未动工建设的项目,也不得开工建设。据了解,今后主题公园的审批权将全部收归国务院。这条新规,表明政府部门开始收紧主题公园的项目审批,使主题公园的立项趋于科学和理性。

    过热的主题公园建设

    自1989年广东深圳锦绣中华主题公园开业以来,国内的主题公园经历了3次热潮,现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主题公园行业发展速度最快、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

    目前正在兴起的第三次主题公园热波及全国各地,如海南拟建海口妈祖主题公园,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345亩;福建泉州永春县拟建国内最大的武术主题公园中华武艺大观园,占地1662亩,该县计划投资10亿元;河北唐山的东方神龙乐园,占地面积10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北京美猴王主题公园,整体投资高达100亿元,占地2000亩;而安徽省侏罗纪主题公园一个项目的投资就达到200亿,占地面积达800亩……

    与前两轮主题公园热不同,这一次企业大张旗鼓地“攻城略地”,更多带有战略布局、自身产业整合的宏大野心。在这一过程中,“主题公园投资建设多与商业地产开发有密切联系。由于商业地产具有一定的资源垄断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便使主题公园投资泡沫不仅会极速膨胀而且还很难破灭。”大都略城市整合营销机构首席创意建筑师易介中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尤其是目前各地政府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少省市都确立了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将其培育成本省市支柱产业的产业政策。因此各级政府对旅游投资都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甚至在基础设施方面给予配套,于是主题公园便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

    然而,据了解,美国的主题公园36个,日本的主题公园不到40个,中国的主题公园却超过了2500个,并且这一数字每年还在以两位数快速增长。在2010中国主题公园峰会上,有专家指出,主题公园进入中国20多年,全国约2500个主题公园沉淀了1500亿元投资,其中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因此,对于主题公园的整顿势在必行。

    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单一

    在复合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性趋势的背景下,主题公园不可能置身事外,一定会与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融会贯通,从而规避单靠主题公园一个产业带来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主题公园也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联动发展,形成复合型的产业形态,充分挖掘相互之间的边际效益,使主题公园在更大的产业运行系统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如主题公园与地产业相结合,通过景观环境带动房地产开发的增值,保证主题公园长线投资的稳定现金流。而这种“主题公园+地产”的模式,正是受近几年来在主题公园产业中搞得一派风生水起的华侨城的启示。随着华侨城的成功,有越来越多的地产热钱涌入主题公园开发中。

    门票盈利模式过于单一,这是中国大多数主题公园亏损的重要原因。中国主题公园的收入80%以上来自门票,而衍生产品和其他盈利渠道的开发仍处于启蒙阶段。迪斯尼乐园每年的收入30%来自门票,30%来自购物,还有40%的其他收入。

    “主题公园本身很难盈利,因此很多公司都是依靠地产来填补空缺。而这种‘旅游+地产’的模式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知名房地产企业的追捧。但一般来说,主题公园是作为项目的配套设施规划的,投资上只占到整个项目的1/3到1/5。而在国家调控房地产的大背景下,能通过主题公园的名义低价拿地也算是一桩划算的买卖。地方要想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制造噱头和卖点,主题公园项目能够帮助地方政府吸引投资,开发城市旅游业,拉动GDP的增长,增加城市知名度,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易介中表示。

    但由于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自行审批一些规模较大的主题公园项目,存在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同时,也有一些企业以建设主题公园的名义,开发商业房地产项目,因此,国家发改委在主题公园的地产模式即将走向疯狂之际内部出台新规,试图对主题公园热进行调控规范。

    而在发改委新规出台之际,中南集团正与山西太原市政府洽谈在太原建设动漫主题公园项目,中南卡通副总经理吴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项目并未受到新规的影响。

    精品内容才是主题公园之根本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旅游绿皮书》数据显示,从2010年起中国将进入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未来5年,中国主题公园的市场需求将超过每年100亿元。因此,即使发改委有新规出台,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主题公园运营模式单一却过热的问题。

    近年来,各大主题公园运营商纷纷通过快速扩张占领市场。然而异地扩张后如何持续高效经营,则成为扩张后的竞争焦点和战略重点。异地扩张中,集团管控、人力资源、服务模式、标准化的问题将日益突出,同时,资本运作也是主题公园实现质的提升的必然课题。因此,主题公园在快速扩张中,必须保障管理效率、运营机制、服务模式等内部要素跟上扩张步伐。只有进行内部管理、服务、运营机制的精细化和升级,解决掉内部管理的问题,树立精品内容,才具备坚实的基础去实现更高的战略目标。

    目前,影视、网游、动漫等产业均有拓展产业链进军主题公园的意图,如中南卡通在太原、合肥和赣州等城市布局建设动漫主题公园,华谊兄弟在青岛、苏州等地运作的影视主题公园等。这种从内容到渠道的迪斯尼式策略,既意味着对主题公园内涵的延展与提升,促使行业产品开发模式走向多元化,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挑战。因此,如何利用既有资源开发出首先服务当地民众的主题公园乃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