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剧院:让戏剧成为一种时尚——“戏聚星期六”第100场庆典活动侧记

来源: 中国文化报

9月3日下午,深圳大剧院音乐厅座无虚席,原本3点开始的演出,比之前推迟了近20分钟,台下观众迫切而期待的掌声一次次响起。这就是每周六下午与深圳市民不见不散的公益活动“戏聚星期六”。不同的是,这天“戏聚星期六”迎来了第100场演出。

    策划方深圳骏辰影视公司邀请了国内知名戏曲艺术家、专业团体等同台演出,在近3个小时里,包括京剧、粤剧、越剧、秦腔、川剧等在内的中国十大剧种都做了精彩的演出,观众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最后,91岁高龄的楚剧名家钟惠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3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著名艺术家尚长荣的压轴演出更是让全场沸腾,令观众兴奋不已。

    与庆典演出相呼应,当日上午举行了主题为“戏聚100·姹紫嫣红——从‘戏聚星期六’看公益戏剧文化模式及传统文化的复兴”研讨会。与会艺术家、专家积极热烈地参与了讨论,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戏聚星期六”今后的发展寄予了美好祝福和殷切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艺术家们对戏剧的热爱,对传统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鼓与呼。

    戏剧殿堂 构筑深圳人的精神家园

    “‘戏聚星期六’自2009年4月创办以来,在两年多时间里,将40个剧种介绍到深圳,来表演的艺术家包括梅花奖、梅花大奖、‘二度梅’得主60多位,专业演员600多人登台,将近5万人次的观众观看了表演。”“戏聚星期六”策划人夏运华说,“我们的网站上一个简短的新闻就有二三百的点击量,一个简单的人物专访也有1000多的点击量。包括媒体对我们的宣传报道,我想点击量应该有几十万人次。”

    作为资助方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对“戏聚星期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基金办副主任李建阳介绍,长期以来宣传文化基金一直致力于扶持和推动深圳的文化建设。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文化来源于全国各地。“戏聚星期六”这种方式,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我们希望它是一个渠道、一个平台,让各方的思想、价值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展示和融合。我们希望再经过100场,慢慢地让人们感受到深圳不是一个来了就可以走的城市,是一个我们热爱的城市,就像自己的家乡一样。所以我非常欣慰地看到“戏聚星期六”给深圳带来了这一份家园的意识。

    星火燎原 让戏剧成为一种时尚

    没有什么比热爱更重要的了,这种热爱表现在对艺术的挚爱上更让人敬仰。

    尚长荣认为,“戏聚星期六”走到100期可以说是星火燎原。说起中华文化、民族戏曲,尚老感慨万千。从事这个职业,经常演绎的古今优秀的艺术节目,都是弘扬正义、弘扬正气的好戏,我们要用不断奋斗的精神投入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去,深圳的精神、求索进取的豪情体现了中国心,通过戏剧,将这种正义、正气发扬光大。

    CCTV-11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升对“戏聚星期六”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目前“戏聚星期六”其关注度、重视度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在一个经济最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戏聚星期六”就是一个文化层面的植树造林。不是说“戏聚星期六”要让所有深圳人都喜欢戏,这不可能,也不现实,而是要传承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记忆,这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对年轻人来说,这种民族文化记忆迫切需要他们了解、认识。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说,中国京剧在欧洲演出受到外国人的热烈欢迎,演员们深感自豪。也有人认为外国人从来没有看过京剧,感觉新鲜,可是我们国内有多少年轻人从来没有看过京剧,他们怎么不觉得新鲜?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年轻人对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相当缺乏。  孙院长建议“戏聚星期六”做一些调查,看看每次进大剧院来看戏的都是哪些人。其次,能否走出大剧院,到各个学校去演出,在青年中播种戏剧的种子。因为培育青年就是培育未来,拥有青年就是拥有希望。“戏聚星期六”是一个文化标志,这个阵地要坚持,并不断拓宽受众面。

    在上海,对戏曲演员,人们会觉得很时尚、很羡慕。因此有艺术家建议,戏剧的传承必须吸引社会精英,让市民觉得喜爱戏剧、学习戏剧是一种时尚,高雅艺术值得推崇。

    100场 不是句号而是逗号

    “100场不是一个总结,可能只是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小逗号,我不愿意把它看做‘百岁老人’,他就是一个两岁多的孩子。”白燕升说。他认为中国人文化素养的提高一定要靠吃“中药”。五千年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喜欢戏曲、喜欢传统,也许不能给你带来什么直接的影响,既不能让你考高分,也不能让你成为百万富翁。但是,留下自己的文化记忆总不至于一二百年以后我们到国外去寻根!尤其对于“90后”“00后”,我们的国粹艺术、本土文化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了。

    一场演出600人算什么,对“戏聚星期六”,我们应该有更高的希望。作为电视戏曲人,白燕升希望全国这样的窗口与阵地越多越好,他跟深圳“戏聚星期六”是同行,也愿意跟“戏聚星期六”一路同行。

    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二度梅”得主陈智林认为,“戏聚星期六”不是一个单一的栏目,它是在播种,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