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是新时期中央对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浙江省文化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和《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以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全面推进浙江省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工作。
周密部署 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文化部下发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文件后,浙江省文化厅组织有关部门迅速开展了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明确了试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浙江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嘉兴市和杭州市桐庐县作为浙江省试点地区。随后,两个试点地区先后下发了《嘉兴市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实施意见》和《桐庐县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2011年3月,浙江省文化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省部署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为了保障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能够持续稳定发展,浙江省文化厅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列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之一,在资金上对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给予支持。
浙江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纳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建立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服务网络,建成一批配置标准、内涵丰富、服务规范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已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1000余家,其中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1个、市级支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11个、县级支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81个,试点地区乡镇实现全覆盖。
加强建设 逐步实现免费开放
为了加强对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浙江省对公共电子阅览室实行备案制度。全省范围内所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必须进行备案,所有资料统一录入浙江省社会文化数据动态填报系统,并形成备案编号,进行统一管理。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使用统一界面、统一技术平台;用户上网实行实名登记制度;未成年人上机需经监护人授权同意,每人每天上网时间累积不得超过2小时。
为了推动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的门户网站建设,促进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浙江省2010年组织开展了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公共图书馆)十佳网站的评选工作。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全省96个分支中心有79家建成门户网站,建成率达82%以上。
为充分利用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设施条件,全省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定期开展网络文化主题活动、优秀数字资源推介活动以及辅导与培训。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互联网,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
同时,浙江省积极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实行免费开放。目前,两个试点地区所有电子阅览室已经实现免费开放,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超过60小时,乡镇(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超过48小时。到2011年底前,全省所有市、县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将实现免费开放。
资源整合 增强吸引力
资源建设是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生命力所在。浙江省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对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的资源、省文化共享工程专项资金采购的全省共享资源以及各地自建的资源在浙江网络图书馆平台上进行了有机整合,供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使用;将管理中心的资源及时下载并上传到专用的FTP服务器供各市县级支中心使用;将部分热门视频上传到浙江网络图书馆视频点播系统提供点播。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财政对文化共享工程专项资金给予倾斜,每年安排380万元用于资源建设,目前已采购了读秀知识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龙源人文电子期刊、央视教育视频库等资源库。根据未成年人的需求特点,浙江省还专门采购了中华连环画数字阅览室、天方有声数字图书馆、国际数字视频图书馆(内容以美国《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节目为主)等数据库。目前,全省可共享的电子图书达210万种、电子期刊1万多种、视频2万多部。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浙江网络图书馆浏览次数达1419余万次,电子期刊阅读下载1100余万篇,电子图书阅读18余万册,电子文献传递22万余次。
浙江省还自建了一批包含地方戏曲、家谱、民俗文化、历史人物、新农村建设、传统食品等内容的地方特色数据库。通过征集的方式,获得了像《浙江文化地理》、《西湖》、《风雅钱塘》、《不可能的任务》、《亲爱的小孩》、《政策面对面》、《民工热线》等优秀电视节目,还有《藏书人家》、《梁山伯与祝英台》、《红色浪漫》、《牡丹亭》、《十五贯》等百部折子戏等优秀地方戏曲的使用权,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实时监控 建立服务平台
文化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与服务平台开发商进行了多次的技术沟通,确定了功能要求,明确了技术需求,提出了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集控管理软件平台的建设方案,通过部署省、市、县三级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终端的全面管理和信息导航。
服务平台功能分两大部分:一是管理模块,二是资源导航与信息发布模块。
管理模块要求实现三大功能,即电子阅览室的本地管理,包括用户实名注册管理、PC集中管理、上网时间控制管理、读者浏览权限管理等;上网行为管理,包括访问控制即绿色网吧的功能,内容即时监控,信息浏览过滤和屏蔽,建立黑名单或白名单,并能及时更新等;各类统计信息收集上报,依据管理中心推出的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负责建立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收集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运行服务情况。
资源导航与信息发布模块要求在省分中心建立资源导航中心服务器,为全省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提供推荐资源目录导航和信息发布,并为各市县支中心预留栏目。在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所有电脑终端安装客户端,每次登录后自动启动资源导航微门户,改变过去数字资源被动等待读者点击的方式,对一些重要信息进行主动推送以提高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利用率。各市县支中心根据需要,建立本级导航服务器,向本地区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推送目录导航和发布信息系统自动收集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终端导航资源使用统计信息。
浙江省把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惠民项目加以推进,通过资源整合、规范服务等手段,积极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提供服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公共电子阅览室已经成为基层群众获取信息、上网娱乐、学习培训的理想场所,成为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的场所,成为网络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