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视城已有千座 总投资500亿八成亏损

来源: 文汇报

近年来,一波以影视城(基地)为代表的投资热潮迅速兴起,其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目前国内的影视城已有千座,估计总投资约500亿元,且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影视城中,有80%亏损,15%温饱,只有5%可以盈利,多数影视城处于靠场租和门票勉强糊口的窘境。    有人说,“中国上下5000年的古建筑几乎被仿建完了”。有业内人士表示,真正能称得上“影视产业基地”的只有10多家,能胜任影视剧拍摄的则更少,多数影视城(基地)只是虚有一个旗号而已。 

    1987年,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央视无锡影视基地落成。当时,国内影视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出于对“拍戏”的好奇、对明星的热捧,无锡影视基地一时间成为热门旅游景点。

    无锡影视基地的成功,刺激了市场。此后20多年间,轰轰烈烈的“造城”热潮席卷全国:广州西樵山梦工场、厦门国际影视城、合肥国际影视城、珠影影视城、江苏盐都影视城、荆州三国影视城、天津蓟县华人影视城、涿州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这股投资热潮,在上世纪末曾一度冷却,大多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

    2009年以后,影视城投资热潮重来。影视基地带来旅游业的繁荣和产业链的衍生,是很多影视城建设的直接动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表示,目前国内几乎每个省都有影视城,一些影视城集中的省则有数十个,全国影视城已有近千座。数据显示,新建影视城中,有95%投资过亿元,但要盈利,则十分不易。

    有专家直言,很多投资商想通过拍一部戏、建一座影视城来带动当地旅游业,这种概念本身是错误的,影视城必须综合周边环境、自身特点、剧组需求去建设。

    专家分析说:影视产业链一环扣一环,剧组来不光是拍戏,还有吃住行、摄像器材租赁等。美国几十年才形成几十家主题公园,而我国20年就建成近万家主题公园,其中肯定有一大批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