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自2010年启动以来,累计有几十万人次从中受益。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援助力度,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活动范围已从原有的8个省(区)扩大到12个。
为贯彻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和以实际行动推进“春雨工程”,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和十堰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近日联合举办了湖北省2012年音乐舞蹈高级培训班,对甘肃、湖北两地的近200名基层音乐舞蹈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
4月22日,记者在湖北省十堰市群众艺术馆培训教室看到,专家正在运用先进的多媒体影像向学员演示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思路。坐在前几排的学员就是这次甘肃省选派的音乐舞蹈干部。他们中有从事群众音乐舞蹈辅导工作几十年的部门负责人,也有刚刚进入群文创作领域的年轻文化专干,他们此行的全部培训费用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群艺馆和十堰市群艺馆承担。
20岁的甘肃学员庞鹏飞是此次培训班里最年轻的学员,他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当问及此次培训感受时,他略显羞涩地说:“非常感谢领导能够给我到湖北学习的机会,回去以后,我一定用我的特长为家乡服务。”
在为期6天的培训中,主办方邀请了肖白、宋小明、王原平、方石、黄中骏、沈晨、梅昌胜等专家授课。“除此以外,还通过举办交流座谈、考察采风等活动,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直接的方式,搭建起学员们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湖北省群艺馆馆长黄念清向记者介绍说。
课堂上,甘肃学员和湖北学员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围绕群星奖音乐舞蹈创作的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有的学员还结合平时工作实践做了表演。这边是浓郁西北风格的“花儿”民歌,那边是清新自然的荆楚小调;这边是西北的民族舞蹈,那边是江汉平原的轻飞曼舞,歌与舞的相得益彰,荆楚文化与西北文化的水乳交融,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的创作热情。二炮政治部文工团艺术指导肖白告诉记者:“两地的音乐风格都非常突出,这样的交流有利于激发出更多的艺术灵感,创作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国家一级作曲、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王原平说:“学员们的求知欲望很强,每天上课都非常认真。尽管课时有限,我们还是希望把尽可能多的艺术创作方法传授给他们。”
24日,当甘肃学员登上云雾飘渺的武当金顶,面对四周环绕的群山、身边呼啸而过的劲风,感受着来自大自然的“音乐”时,顿感激动,有的音乐干部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曲。有的舞蹈干部还沿途收藏了一些具有浓郁道教气息的小乐器,说是准备拿回去用作道具。短短一天的采风时间,虽然走马观花,但学员们还是受益匪浅。
为做好此次培训工作,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群艺馆和十堰市群艺馆高度重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对整个活动统筹规划、细化工作流程,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对此,甘肃省武威市文化馆武宏军深有感触地说:“此次来湖北感觉收获特别大,不仅接受了专业的艺术课程培训,还到武当山等名胜古迹采风,开阔了眼界。这几天的吃、住、行及上课、参观,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非常周到,让我们十分感动。”
近年来,湖北省文化厅和湖北省群艺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坚持将服务基层文化建设、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此次,又借“春雨工程”将边疆文化工作者请进来,在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培训的同时,有意识带动了边疆地区文化在内地的展示和推广。下一步,他们还将走出去,通过开展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等系列文化志愿服务,形成“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与边疆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