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甘肃省唯一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市,近年来,金昌市不断加大创建资金投入,深入推进文化民生工程,初步建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金昌市缘矿兴企、因企设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作为甘肃省唯一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市,近年来,金昌不断加大创建资金投入,深入推进文化民生工程,初步建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正在惠及城乡群众。
分解、细化创建任务
为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金昌市制定下发了《金昌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金昌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规划》等文件,对照创建标准,制定了实施方案,按照30大项200小项分解细化工作任务,规定了创建时限,并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确定了10分钟(800米)公共文化服务圈、区域文化资源统筹与共享等创建特色指标和内容。
为全面推进创建工作,该市进一步加大了公共文化经费投入,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县(区)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并积极争取中央和本省资金支持,力争在创建期间使市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资金投入达到8.85亿元的目标,初步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通过两年的努力,力争把金昌创建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供给均等、活动内容丰富、保障措施得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地区,使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立,达到全省一流、西部领先水平,最终创建成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规划》中所描绘的未来金昌市文化民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化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
文化建设的关键在投入,核心是项目。为此,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在长期保持人均文化事业费用支出全省名列前茅的基础上,坚持文化建设资金进财政预算的“盘子”,重点项目进标志性工程的“篮子”,不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近年来,金昌市委、市政府相继建成了人民文化广场、科技广场、体育公园等一批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投资1.2亿元建成了集图书阅览、科普教育、科技展览为一体的市文化中心,投资1.5亿元建成了集科普教育、产品展览、生产工艺展示为一体的金川科技馆。在加速打造文化精品设施的同时,金昌坚持城乡均衡发展,一体化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个村级文化大院、98个文化健身广场、138个农家书屋、34个城市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3个、基层服务点138个,实现了文化中心(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基础设施“五个全覆盖”,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
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金昌一批新的重大文化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步伐。
优质文化就在家门口
在金昌,无论是居民、农民还是在此打工的外地人,闲暇时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化天地。近年来,为让更多百姓享受“优质文化就在家门口”的公共福利,金昌积极推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并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各种文化服务。
免费开放后的金昌市图书馆,读者可免费办理借书证、借阅图书、上网查询资料或进行信息检索,服务项目不减少,服务水平不降低。该馆还改造完善了馆内无障碍设施,在各阅览室设置残疾人专座,建成了盲文及有声读物阅览室。市文化馆作为全市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单位,也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并设立了书法、美术、摄影、舞蹈、音乐、戏剧、文学、电子阅览、民间手工制作、非遗项目展示等服务项目,同时重点增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此外,金昌市各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2011年底之前均按照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图书馆按照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56小时的标准,免费开放了多功能厅、展览厅、辅导培训教室、电子阅览室、舞蹈排练室、报告厅、培训室、综合活动室、自修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通过开展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公益性展览展示、科普教育、辅导讲座、业务培训等主题鲜明的文化服务活动,不断吸引群众走进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共享文化惠民的成果。
地企联姻提升幸福指数
为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金昌市创新思路,采取政府补贴的方法,每年拿出100余万元支持专业文艺团体和电影公司送戏、送电影进农村进社区。几年来,专业文艺团体每年在全市各乡镇、村社和街道社区义务演出200余场次,群众不出村社,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专业水平的文艺演出;市电影公司不仅把电影送到乡村、社区,每年还深入到各个建筑工地,为农民工放映电影20余场次。
除此之外,金川集团公司、八冶建设集团、金化集团等驻地大中型企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优势,把企业文化、职工文化送到社区、农村、工地以及生产第一线,为职工群众送去了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金昌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也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文化、科技、卫生、广电等相关部门坚持开展“三下乡”活动,每年送戏下乡200多场,送电影下乡1000多场,送图书下乡4万多册,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随着文化活动场所的健全和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在金昌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开展得如火如荼。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200多个,参与人数达8000多人,全市各行各业的文化艺术爱好者积极加入文化志愿者协会,目前达到1200多人。他们常年活跃在街头、公园、农家院落,每逢重大节日便积极参与集体文化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和机关文化,成为金昌市群众文化的特色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