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一周年。湖南省各市、州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庆祝“文化遗产日”的同时,为群众普及非遗传承和保护知识。
自2006年以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名录项目99个、省级名录项目220个、市级名录项目690个、县级名录项目3012个,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57人,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
省群众艺术馆: “非遗”摄影作品开展
6月9日,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等主办,省群众艺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民俗摄影协会和省艺术摄影学会承办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作品展在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开展。
本次大赛是湖南省首次举办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摄影大赛,旨在进一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众保护非遗的意识,更有效地利用影像资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湖南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本次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湖南各市、州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大批摄影爱好者、非遗保护工作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据统计,大赛共收到338位作者的1183幅(组)作品。大赛组委会聘请省内知名摄影家和非遗专家组成评审团,按照大赛规定,本着专业认真、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赛摄影作品进行了评选。最终,由明克林拍摄的一组湘西风情组照《苗家老人苗鼓舞》荣获一等奖,杨一九、张奎获得二等奖,武吉海、彭国兴、王群荣获得三等奖,李锋等20人获得优秀奖,龙潭等100人获入选奖。
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讲座进高校
6月9日,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省马王堆古尸与文物研究保护中心、省博物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文化遗产日”主题讲座活动。
省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研究馆员游振群主讲的《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湖南省博物馆文化遗产的利用、繁荣与发展》,湖南省马王堆汉墓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罗学港主讲的《医学生物学技术在马王堆古尸保存和研究中的应用》,令参加讲座的师生受益匪浅。
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已连续7年举办“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举办展览、开展市民免费鉴定和文物知识咨询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发放文化遗产宣传资料等。其中,依托省马王堆古尸与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举办的讲座进高校活动是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中的精品工程。
长沙: 非遗展演增强保护意识
6月9日,长沙湘江剧场的节目吸引了众多老戏迷的眼球。2012文化遗产日“活态传承、重在落实”湘剧师生情专场演出在此举行,湘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曹汝龙、曾金贵携徒同台演绎,为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和广大戏迷送去了最好的礼物。
3部湘剧传统折子戏《打孝》、《回书》、《柜中缘》引得观众掌声阵阵。“现在能再看到曹老和曾老同台演出实在是太难得了!”今年65岁的老戏迷王先生激动地说。
同时,为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完善保护传承机制,长沙市文广新局、市非遗保护中心、各区县(市)文化部门在“文化遗产日”期间还组织开展了丰富的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天心区太平街宜春古戏台上,数千份非遗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的传单发放给过往的市民和游客;“湘绣之乡”——开福区沙坪镇,精彩的湘绣、捞刀河刀剪、棕编等手工展演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