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珠三角地区文化共建共享工作座谈会在广东省文化厅召开,广东9市文化部门代表分别总结了近年来文化共建共享成果。
2008年以来,广东省文化厅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文化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意识更加自觉,发挥优势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加主动,探索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更加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效果更加明显。全省文化系统兴起了文化建设新高潮,各地立足本地实际,谋划了一大批文化民生项目和重大文化工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文化民生明显改善。近年来,广东省相继出台了《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市、县级中心(支中心)建设任务。至2011年底,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文化馆(群艺馆)144个、国有博物馆161个,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文化站达标率达到70%;建成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5000多个,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
同时,广东省大力开展公共文化配送活动和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省各级文化单位送戏下基层5万多场次;不断拓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和“流动演出服务网”为主体的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组织实施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三馆一站”全面免费开放;牵头组织或参与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广东文艺演出、上海世博会“广东周”、首届广东社区文化节、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广东省第十届“百歌颂中华”“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联合广东省有关部门组织文化志愿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文化志愿者百场巡回义演”,向基层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受到广泛好评。
2011年,广东省共组织庆祝建党90周年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文化活动近300场,在南粤大地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今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广东省文化厅组织各级文化部门精心策划了1000多场文艺演出、展览和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艺精品创作有效提升。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广东省加强近现代历史题材、广东名人题材、“海上丝路”题材、改革开放题材的创作,推出了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音乐剧《星》、杂技剧《西游记》等作品先后获国家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2010年,在广州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广东省文艺院团取得了多项全国性大奖。星海演艺集团在亚运会期间举办了“亚洲音乐节”,来自亚洲的世界顶尖艺术家在10台高水平音乐会上争奇斗艳,为亚运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厅认真部署“创平安,保亚运”“平安大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等文化市场专项行动,开展了文化市场执法检查,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演出市场、网络文化、非法音像制品活动等系列专项整治工作,排查文化市场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确保文化市场繁荣稳定。总体上保持了广东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安全。2010年,广东省文化厅获“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进单位”,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获“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十大先进单位”称号。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2011年,广东省荣获多项国家级文物年度奖,包括“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奖”“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同时,完成了广东省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公布3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46项,其中129项成功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古琴艺术、中国剪纸3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扶持机制。
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目前,广东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文化交流与合作,对外、对我国港澳台文化交流批次和人数居全国首位,占全国1/10,其中2011年全年全省对外、对我国港澳台双向文化交流共989批14651人次。同时,广东省文化厅注重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完成了一批规格高、影响力大的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粤港澳文化合作特色鲜明,每年广东对港澳文化交流的批次和人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010年以来,三地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合作初见成效,签署了5个协议或合作意向书,确定了粤港澳32个交流合作示范点,组织实施了183个文化交流合作项目。
文化改革创新成效明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广东省文化厅所辖5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和4家国有文艺院团实现了转企改制。加快推进市县两级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广东已有61家院团完成了改革任务。广东省深入拓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文化资源的横向流动和向基层拓展,推进区域、部门以及行业之间的资源整合,成立了广州交响乐团基金会,支持发展交响乐事业;成立了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总队,在全省鼓励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同时鼓励引导企业、集团成为重大文化艺术活动“赞助商”或直接参与承办。
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表示,广东各市在文化共建共享方面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文化共建共享任重道远,需要克服困难,破解难题,打破行政区域的壁垒。新的形势,对如何整合文化资源、减少管理成本、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表示,各市要积极开拓文化共建共享的思路,不拘泥于市与市,可以延伸镇与镇、村与村的文化共建共享。
方健宏要求珠三角各市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巩固提升项目成果。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为文化共建共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深珠三角文化共建共享一体化社会认知度,争取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鼓励各地力争在珠三角改革大发展的4年里,创造文化共建共享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