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文化惠民 润泽百姓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近日,江门市文化事业捷报频传,不仅在2011年度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奖评选中共有26件作品获奖,而且在东莞市石龙镇“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中,有多项非遗项目获奖。各种荣誉的取得,彰显出江门市文化事业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厚实的文化底蕴,也和江门市长期以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走文化惠民之路是分不开的。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如果你来到江门,江门人一定会强烈推荐你去五邑华侨广场及周边走一走,那里有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华博馆)、江门市星光公园、江门美术馆等,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已成为江门市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和重要旅游参观点。华博馆馆藏文物处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利用声光电和场景展示等现代手段,再现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先辈留下的光辉足迹。星光公园在华博馆附近,这里汇聚海内外120多位江门五邑籍明星,公园以塑像、浮雕、手印等形式展示侨乡人文鼎盛和明星艺术成就。来这里看明星雕塑,游客会由衷地感叹江门人才辈出,星光熠熠。

    除了城市地标性文化场馆多,江门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也不断拓展,让文化惠及普通民众。江门市委书记刘海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广新局)调研时曾指出:“文化不但要搞阳春白雪,更要关注下里巴人,文化部门要集中精力抓好基层文化建设。”据统计,江门市蓬江区按一级馆标准改造建成环市街道文化站,并大力兴建文体小广场、公园,该区建成的文体小广场达20个;江海区建成3万多平方米的江南文化广场,新建14个文体小广场;新会区文化馆正式投入使用,改写了新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馆不达标的历史。此外,2011年,江门市各区积极推进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新会林缉光艺术博物馆、开平市艺术院、恩平文化馆曲艺中心等已完成主体建设,新会景堂图书馆扩容工程、台山台风博物馆筹建等工程进展顺利。

    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物质保障。江门市还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现代化、高品位的重点文化设施,着力完善城市文化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力争到2015年建成新的市体育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科学馆、大剧院、报业大厦、购书中心等;加快建设星光公园二期、迎宾广场、江门演艺中心、动漫主题公园等。江门市各区也正在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那时的江门,将向世界打开更多了解侨乡的窗口,也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享受更多文化惠民的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江门市文广新局局长廖振明对记者说:“文化基础就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文化从本质上讲还是一项民生工程,没有这个基础,就无从谈文化。”江门市把文化当做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走文化惠民之路。各级公共文化单位依托日臻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增强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也为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2009年起,全市博物馆按规定实行免费开放;2011年起,实现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为了更好地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从2009年开始,五邑图书馆充分利用市区、社区闲置资源和本馆图书资源,在蓬江、江海两区共设立社区图书馆22个,积极为社区群众提供流动图书借阅服务,实现三区镇街基层服务点全覆盖。同时,作为社区图书馆的有益补充,五邑图书馆还在一些厂企、军营、偏僻农村等单位建立了22个流动送书点,更为人称道的是,2011年首创图书流动点设在外资企业。

    江门市文化馆创新服务方式,在三区四市设立24个流动基层文化艺术辅导点,派出艺术干部对基层文化单位进行艺术辅导,提升基层文化活动水平。江门市美术馆积极开拓收藏业务,各级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通过举办公益展览、公益讲座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据统计,仅东湖广场,去年文艺演出75场,演出节目933个,观众达20多万人次。此外,遍布镇街的基层文化站和文化室也积极发挥阵地设施的功能作用,有力推动了基层文化发展。据统计,2011年全年送戏下乡、进社区就超过2000场。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和工厂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公共文化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为了使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江门市采取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的政策,送电影进农村、工厂、广场。为了提高放映质量,江门市文广新局还将广东省广电局下拨的13套农村电影放映机全部下拨给基层,实现一个镇拥有一台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机的目标。

    据了解,今年江门市计划放映电影12540场进农村,截至5月底已放映农村电影4217场,占全年任务的33.6%。同时,为服务外来工,计划安排300场电影进工厂,放映点设在江门高新区、江沙工业园、杜阮龙榜工业园、荷塘工业园、滘头工业园等。目前,已经送电影进工厂58场。另外,计划安排东湖广场放电影100场,已放映45场。

    江门市还很重视对残疾人的文化关怀。据介绍,5月,江门市新会区残联与区文广新局围绕“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的助残日主题,联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助残日”送电影下乡活动,电影队在全区各镇(街)巡回放映残疾人励志电影《我的左手》、《悠悠风铃声》等。据介绍,此次活动旨在鼓励残疾人积极融入社会,激励残疾人勇于面对生活困难,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体现了新会良好的“文化助残”风尚,也丰富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电影专场及电影下乡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共吸引了全区3000多名残疾人及其家属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