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市文资办努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建设发展规律,通过高效监管促进国有文化资产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家打造一批文化企业的“航母”集团,为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作出应有贡献。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
希望市文资办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履行职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作出贡献。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
昨天,本市文化体制改革推出重大举措,全国首家省级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文资办”)正式成立。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孙志军,中编办副主任何建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锡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世雄,市政协副主席沈宝昌出席成立活动。
设为正局级单位列入直属机构序列
经中编办批复同意,市文资办为正局级单位,列入北京市政府直属机构序列。市文资办的成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
根据市委《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要求,本市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按照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要求,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和实施文化改革发展相关工作,负责文化投资、资本运作、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大文化项目、重点文化工程的规划立项和组织实施。
打造文化“航母”落实双创新驱动
市文资办成立后,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履行国有文化资产出资人职责,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推进所监管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文化“航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落实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做强做大文化产业,为推动首都成为全国文化精品创作中心、文化创意培育中心、文化人才聚集中心、文化要素配置中心、文化信息传播中心和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做出积极努力。
每年千亿元授信吸引11家企业参与
成立仪式上,市文资办负责人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0家银行签订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合作协议,10家银行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每年提供1000亿元授信额度;万达集团11家企业与市文资办签订文化创意发展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608.7亿元。
孙志军在致辞中代表中宣部对北京市文资办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北京实际,率先成立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鲁炜在致辞中向为市文资办成立给予大力支持的中央有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并提出希望。
□新闻解读
合作凸显诸多亮点
高规格。瞄准文化发展前沿地带,打造精品文化项目。万达集团有限公司将投资200亿人民币,在北京建设文化旅游城项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
大型企业落地。万达集团将在北京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涉及到电影放映制作、大型舞台演艺、连锁文化娱乐、字画收藏等6个行业,2012年文化产业收入达到2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2016年文化产业收入达到4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级文化产业企业。
强强联合。支持中央和北京市文化资源强强联合,支持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建设北京国际文化城,按照“北京风格、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准打造文化地标。
新业态项目众多。为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市文资办相继促进一批高科技文化产业发展,例如趣游科技集团投资20亿在北京建设基于“轻”游戏产业的产业园孵化基地。
□职能作用
推6项工作促文化发展
据了解,市文资办成立后,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推进6项工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1
建章立制,完善各项制度,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机制;
2
按照市政府授权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原则,履行政府出资人监管职能,确保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
3
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文化航母”;
4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落实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整合中央和市属资源,培育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等领域融合发展,做强做大文化产业;
5
发挥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推动文化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落地,健全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放大政府资金效应,为首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6
与各兄弟部门密切合作,为推动首都成为全国文化精品创作中心、文化创意培育中心、文化人才集聚教育中心、文化要素配置中心、文化信息传播中心和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做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