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0天51场高水准演出,涵盖吉剧、京剧、歌舞、音乐、曲艺、评剧、儿童剧等艺术形式,作为吉林省文化厅迄今组织的规模最大的文艺演出活动,“火红的五月”吉林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6月初圆满落下帷幕。台上名角表演异彩纷呈,台下观众欣赏如痴如醉,“火红的五月”文化惠民大戏唱进了群众心坎里。
高雅艺术走近群众
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重要一站,5月4日,吉林省交响乐团为长春工业大学师生带来了交响大合唱《孔子》,开场演绎的一段交响乐序曲营造出肃穆厚重的气氛,顷刻间让台下观众“穿越”到了2500多年前。“我感觉好像不是在音乐厅,而是在一座圣殿里。”一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观看演出后如是说。吉林省交响乐团团长张浩表示,“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吉林省交响乐团多年来坚持的公益演出活动,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了本次演出季中,最让他感动的是学生们对高雅艺术的欢迎与喜爱。
在吉剧演出周的头一天,环卫工人橘黄色的工作服成为东方大剧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政府买单,让我们环卫工人欣赏艺术,既是精神享受,也是一种尊重和礼遇呀!”56岁的郭峰祥激动地说。据介绍,“火红的五月”京剧演出周特别推出了面向交警、企业员工、大学生和社区群众的专场演出。为了最大程度地惠民,吉林省京剧院在鼓励广大戏迷票友参与上积极开动脑筋:听众可以自选剧目表演,与省京剧院科班出身的演员们同台演出。
免费或低票价,即可观看“火红的五月”演出季推出的高质量、高品位演出。“‘火红的五月’文化惠民大戏唱得响、唱得好,不单唱到了耳边,更唱到了我们的心坎里!”观众用最热情的方式和最朴实的语言评价着演出季。
青年演员挑大梁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铡美案》这段人们熟悉的唱白,在吉林省京剧院21岁女花脸马立扎实的唱功下脱口而出,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不仅是马立,演出传统京剧《锁五龙》的刘治强、多次在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获奖的武戏演员杨雪斌等青年演员,都是本次演出季吉林省京剧院的主力演员。据该院院长范新第介绍,吉林省京剧院在这次演出季中的主角都是“80后”“90后”的优秀青年演员,而这要归功于省京剧院近年来梯形人才队伍培养的努力。“发展京剧,根在小学,人才是关键。”他说,近几年,青年演员每年到学校演出100场,准备用3年时间到100所学校演出,争取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有300万学生观众受到京剧的熏陶。
吉林省吉剧院院长杨柏森提出的“培根计划”,采取与吉林艺术学院合作开办吉剧学员班方式培养吉剧青年人才。在这次演出季中,饰演吉剧《贵妃还乡》主角郎贵妃、《桃李梅》中三姐妹的主要演员平均年龄二十几岁。吉林省吉剧院还组织吉剧老艺术家与新人结对子培养。杨柏森说:“吉剧沉寂多年,三四十岁的演员已经断档,随着近几年吉剧由冷转热,成长起来的二十来岁的演员如今已成为骨干力量。”
公益演出培育市场相得益彰
今年召开的吉林省第十届党代会提出:打造“长白山文化”品牌,推出更多高水准、有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苏威说:“演出季以公益为主,把群众请到剧场来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对培育演出市场、培养演艺消费群体也是很大的促进。”据了解,近几年吉林省舞台艺术蓬勃发展,各个剧场也逐渐恢复了活力,经常性的公益演出和低票价得以让广大观众走进剧场,收获艺术带来的欢乐与惬意。
演出季进行中,各大院团、剧院门口最常见的景象是排队买票或领票的一字长龙。记者采访了一些排队的观众:演出票什么价位最合理?多数观众认为,公益性演出多多益善,商业演出40元至100元可以接受。如苏威所说,大众文化消费理念、消费习惯的形成需要引导培育,这就要求政府切实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和艺术家更要有这种意识,并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