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民乐、京剧、书法……一项项充满活力和时尚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大庆油田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近年来,大庆油田把做好离退休职工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示范矿区、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以“文化养老”为主题的一系列老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不断满足离退休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文化养老”走在先
老同志杨光春刚退休时,突然觉得失去了方向,每天起来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不好。老石油艺术团得知她曾经是油田有名的女低音后,立即邀请她加入。随着不断参加活动,杨光春的精气神又回到了从前,每天如同工作一样准时到团里进行排练,开心享受着“文化养老”带来的新生活。
“随着油田的平稳快速发展和离退休职工收入待遇的不断提高,相对于以物质保障为主的‘物质养老’而言,‘文化养老’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养老方式。老同志退休后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老有所乐、老有所得、老有所为,精神饱满、身心健康,从而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大庆油田党委老干部处处长马庆增告诉记者。
目前大庆油田有离退休职工8万余人,如何提高离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大庆油田党委和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不仅确立了以养心、养德为基础的“文化养老”工程,还将“文化养老”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
据悉,“文化养老”工程实施两年多来,油田老石油艺术团通过各老年大学推荐、层层选拔,为合唱团、民乐团以及京剧、秦腔、模特等8个业余文艺团体输送了450多名文艺骨干,多次组织老职工参加文艺表演和比赛活动。“文化养老”得到了离退休职工的积极响应,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建立起长效机制
为推动“文化养老”工程长期有效开展,大庆油田积极搭建基础平台,着力构建“文化养老”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起了“文化养老”的三大平台:一是构建组织平台。根据老同志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等特点,分别组织了民乐、合唱、魔术、书法、写作等8个艺术团。二是构建活动平台。除了搭建固定的广场文艺汇演活动平台外,还在重大节庆活动中为离退休职工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三是构建交流平台。利用老干部处的内部网络和刊物,交流“文化养老”的成果和心得体会。
“文化养老”工程的实施,吸引越来越多的离退休职工走出家门,动了起来,乐了起来。据统计,近年来,老石油艺术团累计演出240多场,其中参加全国、全省以及集团公司老干部局组织开展的舞蹈比赛、合唱比赛、文艺演出42场,并多次获奖;2011年,合唱团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全国老年合唱比赛,荣获金奖。
精神境界得以提升
在文化的滋养下,大庆油田离退休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在健康、快乐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形象和自身形象,更加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加关注油田的发展,热情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自发为灾区群众和贫困职工子女捐款捐物等。
老同志李德信在早锻炼中发现,有许多人患有中风或脑梗,不仅生活质量大受影响,还拖累了家人。于是,他开始钻研养生之道。每天下午,他去图书馆查看有关养生、医疗的书籍和杂志,并且把中医常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与经络学联系起来,自编了一套“经络养生操”传授给周围的人。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养生来提高健康水平,少吃药,特别是不乱吃保健品,他一边教大家做经络操,一边把《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原理按系统整理成文,编成易懂易记的“三字经”。他因此被大家热情地称为“文化养生的医疗兵”。
如今,在大庆油田离退休职工中,读书看报、学习文件、开展培训、组织座谈会等已成为一种常态,老同志不仅能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形势,而且能积极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