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以来,重庆多条线路的公交车身上出现了“重庆42℃,利川24℃”、“我靠重庆,凉城利川”、“热!到利川凉快去!”等广告语,推介利川旅游资源。没想到,一个“靠”字被人赋予了网络词语的含义。网友发表不同看法,利川市旅游局负责人解读真正意图。
利川市是龙船调的故乡,素有“凉城”的美称。从6月开始,为了在重庆宣传推介利川旅游资源,利川市旅游局在重庆做了公交车车身广告,不料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争议。7月6日,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民表示,不论广告效果如何,利川“凉城”被大家记住了。
“我靠!重庆。这是近10年我看到的最牛的车身广告,你们看到没有?”7月1日,新浪实名认证的网友“李元胜”在微博上发帖,并附上公交车车身广告的图片,立即引起网友关注。“李元胜”介绍,这辆公交车属于重庆市第三公交公司。
重庆媒体伯乐公交广告有限公司证实此广告是湖北省利川市旅游局委托其发布的旅游公交广告,此次广告共投放21辆公交车,涵盖了618、362等多条公交线路,广告主题包括“重庆42℃,利川24℃”、“我靠重庆,凉城利川”、“热!到利川凉快去!”3方面内容。
该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说,广告中出现的“‘我靠重庆’字样,‘靠’字本意为‘依靠’,并非网友所理解的网络语‘靠’”,“我们所有的广告内容都是通过正规程序审批,广告语是否有歧义,现在还不能评判。”
记者为此专访了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民。孙福民介绍,之所以采用“我靠”两字打广告,主要出于4方面考虑,一是利川与重庆地理位置相近,“紧靠”重庆;二是利川主要的经济流向在重庆,依托重庆、融入重庆、发展利川是利川市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三是重庆是利川旅游的重要客源地,利川旅游发展需要依靠重庆客源;四是利川与重庆的紧密合作关系,先后与重庆市的奉节等周边县市达成联合宣传推介意向协议,与云阳签订了旅游区域合作协议,并与石柱联合在重庆举办了“清爽黄水、凉城利川”2012渝鄂民俗生态主题旅游推介活动。因此,这两个字绝没有骂意,也不是用来炒作。
日前,重庆市工商局介于广告其在网络上造成的强烈影响,要求重庆媒体伯乐公交广告有限公司迅速撤换该广告,而利川则坚持认为该广告没有恶意,是经过了一系列正规程序审批的,如果强行撤换,将起诉重庆媒体伯乐公交广告有限公司。
广州日报:媒体评“我靠重庆”广告语:没必要上纲上线
从今年6月开始,为在重庆推介利川旅游资源,湖北利川市旅游局在重庆做了广告词为“我靠重庆,凉城利川”的广告,随后引起社会争议。日前,重庆工商局要求迅速撤换该广告。而利川市旅游局则表示,如强行撤换,将起诉广告公司。(7月8日《重庆晨报》 )
正方
就让他“依靠”
一句广告词,之所以会引起所谓的“社会争议”,无非是因为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中,“靠”及“我靠”,是一个不太雅驯、洁净的词语和用法。
但是,仅仅为此便大起“争议”,甚至工商部门还要求“撤换该广告”,在笔者看来,又委实有些小题大做、上纲上线,既不必要,也没有太大的现实合理性。要看到,“靠”的不洁语意,仅仅存在于范围很狭窄的特定网络语言当中。该语意,既非“靠”字的普遍通用语意,更非正式严肃的汉字语意——查看一下各种权威版本的汉语字典词典,就会发现,其中都没有任何有关“靠”的“不洁”释义和相关用法。
对这一广告词,最合理而恰当的做法应该是以见怪不怪、无须自扰的心态淡然处之,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胸怀宽容待之。若一定要用特定的歧义去理解计较,那恐怕只能是自寻烦恼甚至羞辱了。
反方
玩的就是心跳
针对争议,这位旅游局局长还不无得意地表示,不论广告效果如何,反正 “凉城” 利川是被大家记住了。
虽然这样的解释也说得通,但还是无法平息网友和公众的质疑,尤其是旅游局局长的言论,更是一种典型的只要市场效果,不要社会效果的功利思维,是一种“有奶便是娘”的心理在作祟。这和以前宜春为了推广城市旅游,推出“一座叫春的城市”广告语是一个道理,不能小看这种思维和行为。不过,即使有轰动效应,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未必“可靠”。如果没有丰富的旅游产品、过硬的旅游服务等旅游要素作为支撑,那么游客的旅游,极有可能成为一锤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