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属于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冲积平原,各类古代遗址大多被黄沙埋藏于地下较深之处,而其地下水位又相对较高,这种环境反倒使当地的文物遗存更好地封存于地下,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护。
这些丰富的古代遗迹遗物,正给现在滨州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文物遗存较好地封存于地下
由于滨州市属于黄河、小清河、徒骇河冲积平原,各类古代遗址大多被黄沙埋藏于地下较深之处,而滨州地下水位又相对较高,所以暴露于外的遗址看起来似乎相对较少,这种环境反倒使当地的文物遗存更好地封存于地下,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护。
地下文物封存较好,在考古发掘和重大项目施工中便屡有重大收获:1991年,山东大学考古系师生在邹平丁公遗址实习时,发现了龙山文化城址和龙山文化刻字陶文,前者被评为“199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者因比甲骨文早了800余年,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引起国内外的极大轰动;博兴龙华寺遗址,近年来出土大量铜石造像,而且多有铭文题记,被称为中国佛教考古的重大收获,从而证明滨州市佛教信仰在南北朝和隋朝时曾盛极一时;滨城的兰家遗址、惠民的大郭遗址等众多遗址都出土有精美的青铜器……而滨州又因其近海,其沾化、无棣、阳信、滨城各县区自商周以来便是当时的主要产盐区,生产的食盐专供商周王朝食用。现在,黄河三角洲盐业考古已被列入国家重大考古项目之一。
截至目前,滨州市已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2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处。2008年以来,滨州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又新发现了大量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遗存。三年来,全市共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84处,其中新发现195处。2010年1月至4月,滨州市顺利通过了省验收专家组的验收,60%的县区被评为“优秀”等次,其他县区全部“合格”。滨州市文物管理处也被评为“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集体”。
文物遗址渐成市民青睐景点
惠民县古城公园,城墙巍峨耸立,护城河玉带环绕,园内繁花锦簇,游人如织,一派热闹景象。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三三两两地在河边林下石间追逐嬉闹,更有喜结连理的青年男女身着礼服婚纱,拍照留念……这千年古城由于保护得当,合理开发,已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不独惠民县古城公园如此,魏氏庄园、吴式芬故居、大觉寺、杜受田故居、兴国寺丈八佛、玉皇庙、唐李庵……随着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类文物遗存渐渐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旅游、娱乐的好去处。
据了解,近几年来,滨州市文物部门主要针对一些保护级别、文物本体价值较高的保护单位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真正做到了“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文物工作方针。惠民县古城墙便是其中一例。惠民县文物部门申请县财政拨付资金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古城墙进行了保护,并大力整治周边环境,将其纳入古城遗址公园内,既有效保护了文物,又形成了一处优美的城市景观。惠民县文物部门还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山行宫”、英国教会医院进行了维修保护。
博兴县文物部门协调相关部门,于2007年向国家文物局呈报了《关于龙华寺遗址保护规划的立项请示》,并同北京大学签订了龙华寺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协议。2008年,国家文物局拨款70万元用于规划编制。今年6月13日,龙华寺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论证。博兴县文物部门还多方争取资金先后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丈八佛、凤阳石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户烈士纪念塔,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董永祠进行了维修和周边环境治理。无棣县文物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年来始终没有停止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式芬故居的维修,先后对吴式芬故居宝砚堂、双虞壶斋、吴重憙舍房等主要建筑进行了维修保护,对吴式芬故居北院的路面全部采用青石铺设,在整体上与故居保持了原貌,达到了建筑与环境的统一协调。通过以上工作,以金石学家吴式芬为代表的海丰望族吴氏家族故居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成为宣传无棣人文的重要窗口。邹平县文物部门注意加强对乡镇政府的文物保护宣传、监管力度,在遗址重点保护范围边界增设保护界桩,有效避免了因盲目规划用地和建设对田野文物保护单位的破坏。从2009年开始县财政列专款对41处文物保护单位实行专人看管。2007年对梁漱溟墓进行维修。阳信县文物部门于2009对玉皇庙进行了局部维修,恢复了钟楼、山门、东西厢房、观音堂、鼓楼(正在建设中)各一座。2009年,滨城区政府对市级文保单位杜受田故居进行大规模修缮,现在杜受田故居已成为滨州人及来滨客人参观旅游的首选文物景点之一。
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近年来,滨州市认真贯彻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精神,按照省文物局统一部署,全市2处博物馆、3处纪念馆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博兴、惠民两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繁多,尤以佛教造像、书画、瓷器最负盛名。自免费开放以来,博兴县、惠民县博物馆制定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实施办法(试行)》,对参观接待方式、日计划接待人数、游客注意事项、参观时间等均做了规定,有效提高了游客的参观质量。截至目前,两处博物馆已接待各级领导及国内外游客10余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9年5月,博兴县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无棣县文物部门在吴式芬故居的双虞壶斋和吴重憙舍房设立了展厅,成立了吴式芬纪念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展厅内设有吴式芬故居的原貌沙盘模型及整个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料。吴式芬纪念馆、冯安邦纪念馆、张镈先生纪念馆自免费开放以来,接待各级领导及国内外游客参观亦达10余万人次。而且三处纪念馆已经成为“无棣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棣一中德育基地”、“无棣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了家乡,了解了祖国璀璨的历史文化。
滨州市博物馆建设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设计建筑面积13950平方米,建成后必将对提升滨州市文化品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产生深远的影响。无棣、邹平两县博物馆主体建筑也已竣工,全市的博物馆事业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