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录像带到VCD再到远程教育:三起三落创造的产业传奇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十几年前,他经营教育音像制品,曾创造了年销售额过亿元的辉煌,成为业界龙头;如今,他开办了教育视频网站,将特级教师讲课的画面传到边远山区,近半年来已向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捐赠了总价值达3000余万元的特级教师网学习卡和电脑等学习用品。他就是中华助学助教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全国特级教师网总裁郑金池。近20年来,郑金池始终心系教育,寻梦、追梦、圆梦,走出了一条独特而有意义的人生路径,三起三落中也创造了一个产业传奇。

    寻梦

    上世纪80年代,年仅16岁的郑金池就离开家乡广东汕头,开始经营空白录像带。他怀揣一张地图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凭着潮汕人特有的勤奋和敏锐,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1995年,郑金池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广东金龙兆业公司,开始经营教育音像制品,这是他叩开教育产业大门的第一次尝试。

    “当时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我就想是否能把优秀教师讲课内容录成录像,进而国内其他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生通过看录像就能提高成绩。这一想法得到了当时教育部相关部门的支持,他们向我推荐了40位北京特级教师,我们录制成了长达326课时的《特级教育指导学习》录像带向全国发行。”郑金池说,当时他提出的目标是“让最好的老师教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由于制作成本高,且难以从银行贷款,最初郑金池甚至只能借高利贷。但很快他那颗悬着的心就放下了,由于填补了市场空白,《特级教育指导学习》录像带上市即热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的购买者排起了长龙,这套产品当年也创下销售额上亿元的佳绩。

    但仅仅过了两年,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VCD播放机取代了录像带,这就意味着郑金池投资上千万元的录像带生产线面临着淘汰。转型还是墨守,企业面临着生死考验。当时做一张光盘的成本是7元,做326课时的光盘需要再投入1000多万元,巨大的资金压力让郑金池一时难以决断。

    经过短暂的挣扎,郑金池做出了二次投资的决定,将《特级教师指导学习》改版为VCD,全国第一套教育学习光盘问世了。从录像带到VCD转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让更多中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决心。之后,金龙兆业又推出了《特级教师经验精选》、《师德启思录》等,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教育音像界的品牌企业。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表示,这些教学片,在指导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在当时的教育界有口皆碑。

    惊梦

    进入了新世纪,金龙兆业依然保持着非常好的势头。正当郑金池信心百倍、意气风发之时,又一个危机悄悄地逼近了他。2005年初制作的一套《新课程学习方法指导》投入市场后,却遭到无情的冷落,全国各地几千个经销商,都陆陆续续将VCD产品退回。像雪片一样退货,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停产,市场无情的打击让郑金池惊呆了。那一年,细心的人们发现,中国信息渠道正在被打开,互联网为许多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可能,传统教育学习方法面临着大浪淘沙的困境。

    库房里堆满了退货,曾经的畅销品一下子变成了废品,留给郑金池的除了这些,还有千万元的债务。2005年12月,他只身黯然回到了家乡,一些朋友劝他放弃教育,改做投资小见效快的行业。为了还债,起初听从朋友的建议一起去做电子产品,但他渐渐发现,自己满脑子想的还是教育,最终郑金池选择退出。

    渐渐冷静下来的郑金池,积极寻找机会,试图重返自己钟爱的教育行业。直至有一天,他遇到了祖籍佛山、投资房地产的香港客商欧阳建南。欧阳建南听了郑金池的计划,认为这些作为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当场决定为他投资,二次转型的更大计划在他心中酝酿。

    圆梦

    2010年9月,郑金池回到北京,在北京北三环租下了办公区,打造了一个集选题策划、图书编辑、拍摄制作和网络运营为一体的团队,他决定在网络教育上一展身手。

    2011年3月27日,北京金龙兆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师范教育司等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联合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和北京市教育学会等共同打造的“全国特级教师网”正式开通,郑金池出任总裁。

在这个平台上,汇集起了全国上百名优秀的特级教师,展示出高品质网络教学的独特优势。特级教师们录制的从小学到高中的1122节课,吸引了大批孩子上网听课。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惠及更多的孩子,郑金池从自己拥有特级教师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出发,不断探索慈善模式,开展公益助学助教。2011年8月,他又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携手合作,成立了“中华助学助教专项基金”,以慈善公益的形式架起了开展教育救助活动的桥梁,并利用这一模式带动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贤达投入到助学助教公益活动中来,启动了“大爱中华——助学助教行”大型活动,计划一年内向全国各地贫困学子捐赠价值5000万元的特级教师网学习卡,让寒门学子在当地通过网络就能得到特级教师的学习指导,提高学习质量;让偏远地区老师在电脑前就能得到特级教师的培训,增加教学知识、提升教学水平。

    据了解,近半年来,“中华助学助教专项基金”已向新疆、甘肃、内蒙古、四川、江西、湖南、山西、河北等地民政、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贫困学子捐赠了总价值达3000余万元的特级教师网学习卡和电脑等学习用品。大规模的公益助学助教行动和助学助教方式的不断创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中华助学助教专项基金也因此获得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公益主题活动“中国教育创新金奖”,郑金池今年4月还荣获了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诸多奖项,也正是对他多年来事业的肯定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