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演艺湘军步履正健

来源: 中国文化报

7月3日至5日,以“芙蓉花儿开,喜迎十八大”为主题的湖南全省国有转企文艺院团优秀剧节目汇报演出连续3晚在湖南大剧院举行。16家转制演艺企业的1000多名演员为观众奉献了21个精彩剧节目。这是转制后的湖南国有演艺企业的首次集中亮相。

    72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改革

    按中央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截至5月31日,湖南省列入改革范围的85家国有文艺院团已全部完成改革阶段性任务,其中转企改制的院团有72家。

    转制以前,国有文艺院团创作生产大多围绕评奖,现在通过改革,作为市场主体身份的演艺企业以市场化的手段打破了传统国有文艺院团“演与不演一个样、演好演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模式,推动演艺企业创作生产既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做大做强演艺企业,壮大湖南演艺产业。

    6月28日,湖南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转企改制后创排推出的首部大戏——舞蹈诗剧《温暖》在湖南省人民会堂首演,该剧根据当代感动中国、感动湖南的事迹创作改编,一上演便获得好评,并连演10场。

    7月7日晚,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多媒体梦幻杂技剧《芙蓉国里》在长沙锦绣潇湘文化创意产业园芙蓉国剧场首演,填补了长沙大型文化旅游演出的空白。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精品剧目创作生产

    转制后的湖南国有演艺企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它们纷纷结合自身特点,酝酿推出精品剧节目。在7月4日上午召开的全省转企文艺院团精品剧目创作生产座谈会上,与会的转企文艺院团和民营演艺企业代表及艺术专家就转制后院团精品剧目创作生产展开了探讨和交流。

    湖南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肖鸣表示,转企改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目前他们正以此为契机带动公司精品剧目的创作生产。此次创排的《温暖》由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担纲主创,演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3岁。“当前,我们正在筹建湖南省第一家歌剧团,还将与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联合打造歌剧《茶花女》。”肖鸣说。

    湖南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在儿童话剧和话剧方面分别推出精品。据公司董事长毛剑锋介绍,今年他们成立了专业儿童剧场,每周定点演出儿童剧《马兰花》;公司还与香港春天舞台剧制作公司合作,创排了适合小剧场演出的成人话剧《洛丽塔》内地版;并与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联合创作演出大型话剧《支部建在连上》,该剧于7月上旬投排。“年底,我们还将启动话剧《韶山升起红太阳》的剧本修改,重新排练,计划在长沙设立固定演出点,将其作为常年演出的保留剧目。”毛剑锋说。

    由原湘西凤凰县阳戏剧团转制成立的凤凰阳戏凤飞演艺有限公司则结合凤凰旅游业的发展,实行文企联姻。该公司总经理杨胜平介绍,目前公司正与天下凤凰大酒店合作打造一台大型民族风情实景旅游晚会《凤凰传奇》,并将与北京天创国际演艺有限公司共同创作演出。

    湖南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邹世毅认为,目前湖南的艺术创作中,现代题材创作和具有打造成艺术精品潜力的剧节目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合湖南实际,当前的舞台艺术创作应努力提炼当代现实题材,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并注意舞台艺术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传承,吸纳和培养舞台艺术创作人才,建立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常宁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市茶陵县云阳演艺中心等基层改制院团的负责人在发言中也谈到了目前在剧目创作过程中面临的缺剧本、缺人才、缺经费等困难。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委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转企后大部分剧团有了可喜的变化,“大锅饭”的思想被打破了,演员们也从“要我演”转变为“我要演”,新的体制激发了新的艺术活力。她强调,改制后各演艺企业要更有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

    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现演艺产业“三增加”

    近年来,湖南演艺产业发展迅速,以张家界魅力湘西和天门狐仙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以琴岛和田汉大剧院为代表的娱乐演艺、以湖南大剧院为代表的高雅艺术演艺等多种演艺业态竞相争辉,“演艺湘军”的品牌日益响亮。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为“演艺湘军”增添了新的活力,一批摆脱体制束缚的演艺企业正迫不及待地涌入演艺产业大潮中跃跃欲试。

    7月5日,湖南省召开促进演艺产业发展座谈会,与会的国有和民营演艺公司以及旅行社负责人就如何促进旅游产业,实现演出场次、企业效益和演员收入的“三增加”展开了讨论。

    湖南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严冰波表示,改制后,公司上下“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已转换机制走市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争取利益最大化。他介绍,公司充分利用自有的实验剧场开展“省歌周周演”,自6月1日首演以来,已于周末连演6场,因改制后公司加强了营销队伍建设并通过多种激励机制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目前演出呈现了“一票难求”的良好态势,待条件成熟时将争取“天天演”。

    株洲市神龙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永干介绍,转制后,公司积极转变服务理念,紧贴市场需要,树立自己的服务品牌。目前,公司的舞美策划中心已占领了株洲市舞美策划制作98%以上的份额,并逐步向外地市场拓展。

    湘潭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俊认为,改制后的演艺企业应通过面向市场、面向基层、面向工矿等方式增加演出场次,通过开辟产业、实行多种经营等方式增加企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员工收入。

    座谈会上,湖南琴岛文化娱乐传播有限公司、张家界天元山水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常德市海燕歌舞团等民营演艺企业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演艺产业发展的经验。湖南红太阳娱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还透露,今年红太阳将走出湖南,落户石家庄和洛阳。

    近年来,湖南演艺业在与旅游产业结合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湖南新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应荣建议,结合游客的需求,进一步挖掘湖南独特的本土文化艺术,鼓励和引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演艺的完美组合,并加强主动宣传推广和联合对外营销,吸引游客为演艺而来。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蒋祖烜指出,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不是政府甩包袱、卸担子,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只是投入的方式由过去的“养人”变成“办事”。改制后,各演艺企业要真正发挥体制机制改革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推动演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