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文艺院团交流展演:你帮我搭台,我为你捧场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前几日,沈阳市沈河区居民周韦彤非常高兴,因为仅仅花了10元钱,他就看了场辽宁演艺集团演出的晚会《春满辽河》。平日里被高昂票价挡在剧场外的他,如今只需要10元钱就能享受到高水准的艺术节目。《春满辽河》是“辽宁省文艺院团改革成果展演周”活动的演出之一,该展演周是辽宁省近60家国有艺术院团在转企改制进程中所创作的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

    是展演,更是交流

    2009年以来,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辽宁省近60家国有艺术院团逐步开始面向市场,推出了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为充分展示这些作品,并进一步促进舞台艺术创作繁荣和演出交流,全省文艺院团改革成果展演周活动应运而生。

    交流展演,是辽宁此次展演的一大创举。该活动根据各市区域位置和参演节目情况,每两市为一组,互派院团和节目演出。其中,沈阳与大连、鞍山与营口、抚顺与丹东、锦州与朝阳、铁岭与盘锦分别在对方城市演出。

    艺术院团在外地演出时,常常人地两生,情况不熟,但交流展演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我到你的城市演出,你到我的地域唱戏;你帮我搭台,我为你捧场,相互呼应,彼此繁荣了文化市场,实现了共兴共荣。观众可以看到新的艺术形式,赏心悦目;演员面对新的观众,愈加激情迸发。“耳目一新,很震撼!”在营口市文化中心,一位观众在看完鞍山演艺集团表演的大型文艺晚会《走进春天》后兴奋地说。

    形式和内容都有创新

    在推出低价演出票以飨市民之外,该展演周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令人耳目一新。“规模大、质量好、品种多”是本次展演周的最大特点。据了解,此次演出团体涵盖了辽宁省属4个院团和10个市属艺术团体,演职人员千余人。分别为兄弟城市的观众奉献精美别致的“绝活”,院团改革成果也因此覆盖到全省各地,并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连杂技团大型新编历史杂技剧《霸王别姬》,是国内首部杂技版《霸王别姬》,享誉国内外。演出中,观众不仅重温了项羽与虞姬动人的爱情故事,也欣赏到了一场融合音乐、戏剧、武术和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视觉盛宴。大连杂技团团长齐春生告诉记者:“用杂技来讲故事很难,而要用杂技来讲一个爱情悲剧就更难了。所以在杂技剧《霸王别姬》里,我们采用了大写意的手法重新演绎这一经典。”为了完成杂技版《霸王别姬》,很多舞蹈演员被要求学习杂技,而很多杂技演员也要从头学习舞蹈动作。

    改革激活了生产力

    “活了,火了!”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王晓用这两个词形容文艺院团改革后带来的直接变化。他说,“活了”是指用人机制活了、工资制度活了、自主权大了;“火了”是指市场运作,从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吃不了”。王晓介绍,以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的《天幻Ⅱ——太阳鸟》为例,该剧是以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木雕太阳鸟为原型而创作的剧目,是杂技表现形式创新的一个尝试,目前演出订单已排到了2014年。

    “这次文艺院团改革成果展演周,展示了艺术精品,激发了创作活力,赢得了观众的心。同时,也让市场检阅了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为院团今后的发展,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奠定良好基础。”营口市文广局局长曲景泰率团在鞍山演出后对记者说。

    本次展演周期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辽宁省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辽宁省文化厅厅长周连科表示,目前辽宁省61家国有文艺院团,除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歌剧院、沈阳京剧院3家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国有文艺院团外,其他58家实现转企25家、整合11家、撤销21家、划转1家,已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