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集友:小小画布绘出亿元产值

来源: 人民日报

两层楼的创作车间里,20多排画布前,200多名职业画师或沉思构想,或挥动画笔。在这里,油画年出口量占全国油画出口的30%。在这里,不时有国内外经销商上门“点单”,艺术产品远销欧美等几十个国家。

    这里就是莆田集友艺术框业有限公司,自1997年创办以来,集友公司走艺术与市场融合之路,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艺术产业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对油画市场发展的敏锐洞察力与前瞻性,是集友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集友公司总裁刘国泰说。早在1983年,办油画社起家的刘国泰就开始专业从事油画制作。1997年,刘国泰投资近6000万元创办集友艺术框业有限公司,通过签约画师、批量生产,打破了封闭守旧的创作格局,实现了开放创新的新局面,也助推了产业的高速发展。“自成立起,公司产值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

    在集友,市场为先的理念贯彻调研、生产、销售的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市场趋势,是我们最为注重的。”公司副总裁钟志忠介绍,每年集友投资1000多万元在产品研发上。

    重视市场,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集友的“秘密武器”——流行观察员。“我们聘请的观察员遍布世界各地。”钟志忠说,他们及时将各国的消费理念、流行趋势等情报反馈回来,研发人员再据此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现在,集友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高达5万多种,同时针对市场变化及时更新换代,每年新增种类上千种。  

    不同于创作车间里上百人同时作画的大场面,在集友公司四楼一间安静的工作室里,公司艺术总监郭跃东和几位高级画师正在潜心创作。“比起车间的批量生产,这里的画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郭跃东说,这些更为精致与独特的作品,将会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以另一种方式同市场结合。

    除了进行创作,郭跃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公司画师进行艺术指导与考核。集友公司不断引进专业人才,与6所艺术院校联合办学,定点培养画师,保证员工的高素质;邀请专业人员开展讲座、指导,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再教育;选派优秀员工继续深造进修,重点培养高端人才……“只有对品质与创新不懈追求,才能在艺术市场上走得更远。”钟志忠说。

    商场大厅的中央,集友公司的油画与各式家具精心陈列,吸引着顾客的目光。一旁,售货员竖起了展板,上面用英语介绍着产品详情与优惠信息,不时有人驻足观看与询问。这一幕,发生在2011年美国亚特兰大。

    “与市场接轨,需要实力,更需要主动宣传与品牌推广。‘走出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钟志忠说,通过网络宣传、展会、促销等多种方式,集友的品牌知名度在国内外快速提高。大胆“走出去”,让集友带领整个莆田成功拿下欧美油画市场超过60%的份额,去年,以油画为主导产品,集友公司实现产值近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