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协调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迫切而重要的工作任务。因此,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也成为统筹城乡推进过程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该县加强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截至2011年底,桐庐县14个乡镇(街道)除了县城的两个街道以外,其他12个乡镇(街道)都建成了图书馆分馆。
据桐庐县图书馆馆长程建宇介绍,浙江省桐庐县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藏书25万余册,除了总馆,还有1989年建成的迎宾路图书分馆,两馆同时对外开放。尽管如此,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仅局限于县城居民,服务人数不足全县总人口的1/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想看书,看好书”成为众多农村群众的迫切愿望,但是“借书难”又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桐庐县域综合实力的增强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到2011年底,全县所有的乡镇(街道)都完成了综合文体站的新建或扩建任务,这些设施既为图书馆分馆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场地保障,同时图书馆分馆的设立也更好地发挥了文体站的作用。
桐庐县开展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切入: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县里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文化、财政、建设、发改及各乡镇(街道)的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图书馆乡镇分馆建设的顺利推进。二是明确方案,政策推动。桐庐县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桐庐县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意见》,明确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同时落实了工作机构、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除添置必要的设备外,县、乡两级财政按人均2元以上的标准落实购书经费,并逐年增加。最近,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免费开放作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明确。三是整合资源,分级管理。充分利用各乡镇综合文体站、闲置的校舍、村级活动室等群众聚集场所作为图书分馆或图书流通点。同时,对经费和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县总馆对县、乡两级政府投入的购书经费统筹使用,由总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乡镇分馆的工作人员由县总馆统一招聘、培训、考核。四是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在分馆选址上,有的分馆建在新建的综合文体楼内,有的分馆利用了闲置的校舍等,场馆面积也没有做硬性要求。
经过两年的努力,桐庐已实现了全县范围内乡镇图书馆分馆建设全覆盖,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在选址布局、规模功能上,该县充分考虑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城镇建设规划要求,科学、合理建设图书馆乡镇分馆。目前,全县183个行政村都建有农家书屋,每个村配备至少1500册书籍、30种报刊(杂志)和100张文化科技光碟;每个乡镇图书馆分馆都建有电子阅览室,配备10台以上电脑,并已全部免费开放。通过图书馆乡镇分馆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在城市和近郊,利用私人交通工具到达最近的图书馆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要求,总馆和分馆的书源也比以前增加了几十倍。同时,通过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综合文体站的利用率高了,节假日回乡过节的人多了,群众对当地党委、政府的满意度提高了,这一现象彻底改变了党政领导原来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基层政府对图书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如今,建设乡镇图书馆分馆已成了当地党委、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程建宇表示,目前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仍有许多工作需要探讨和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