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在深圳市宝安区的海滨广场、宝城广场、宝安公园以及凯旋城社区、西乡街道劳动社区等地,总有数十甚至上百名居民随着优美的音乐起舞。在灯光的映照下,一名动作娴熟、舞姿优美的领舞人分外出众,这领舞人就是宝安区签下的“文化钟点工”。
文化钟点工是宝安区文体旅游局实施的“文化春雨行动”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文化春雨行动旨在建立一支以专业文艺人才为骨干、业余文艺人才为辅助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以点带面,编织“基层文化服务网”,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社区中来 到社区中去
2011年4月,宝安区群艺馆在宝安城区开设街舞培训班。宝安区群艺馆馆长刘明军发现,在宝安的各广场和社区聚集了大量居民跳健身舞和民族舞。同时,几乎每个广场都有领舞者。他们领舞、教舞,并以此为职业,向学舞的人收取10元到20元不等的费用。
了解到这种情况,刘明军就想,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让居民免费享受到这种文化服务。当时群艺馆培训场地紧张,让培训走出去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此,宝安区群艺馆开始尝试与社区领舞者沟通,希望把他们纳入管理,不再向居民收费,但这种方式遭到了领舞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纯粹是“砸他们饭碗”。因此,宝安区群艺馆想到了政府购买的方式。以往政府购买文化服务都是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方式,而现在宝安选择了向个人购买,即活跃在社区广场里、专业素质高的领舞者。政府提供移动音箱等设备,并每月支付1000元左右的报酬给领舞者,而居民则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公益培训。
2012年3月,宝安区群艺馆与第一个文化钟点工陈婷婷签约,每月支付给她1000元,她则负责每天晚上7:30至9∶30在海滨广场领舞教舞,而居民无需交任何费用。这种方式甫一开展就受到了周边社区居民的赞扬。如今,宝安区已设立9个文化钟点工服务点,从社区纳入22名文化钟点工。
公益文化培训终于接了地气。看到文化钟点工的探索形式取得了良好反响,宝安区文体旅游局局长邓少玲鼓励将这种方式推广到全区100多个社区,让每个社区居民都能享受到这种文化服务。
宝安区群艺馆培训辅导部主任顾明曦告诉记者,下一步文化钟点工服务还将辐射到沙井、福永、石岩等街道。宝安将对计划设点的地方进行多次考察,确定文化钟点工的合适人选,然后签约。
“助手”“推手”“能手” 三个层次夯实基层文化建设
文化钟点工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们大多是居民中间的热心人,有专才也有热心,成本低,更重要的是,文化钟点工实现了公益文化服务常态化采购,可持续时间长,真正做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惠民,让基层文化服务的触角伸得更深更远。
为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宝安区提出了文化春雨行动,以挖掘、培养、引导体制外的文化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参与文化共建。文化春雨行动组建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包括“文化义工”“文化钟点工”“文化辅导员”3个层次。
其中,文化义工是基层文化工作的“助手”。他们由基层文体队伍中的热心人士组成,协助基层文化活动的召集、组织和推广工作。顾明曦告诉记者,宝安区文化义工行动启动之后,在短短两星期就招募了五六百人,目前这些文化义工都已建立档案。文化钟点工是基层文化工作的“推手”。他们负责引领和辅导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建设广场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文化辅导员是基层文化工作的“能手”。据介绍,宝安将计划面向社会招聘30名文化辅导员,主要负责规划社区文化发展,开展文艺辅导和文化活动推广,并对文化钟点工和文化义工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管理。为提升文艺辅导员水平,宝安区文化部门还将选派优秀文艺辅导员到省艺术组织机构进行培训。
通过招募文化义工、采购文化钟点工以及聘请文化辅导员等系列措施,宝安区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就有了方向,社区文化也变得更丰富。而通过挖掘基层文化建设的助手,培育社区文化建设的推手与能手、宝安区基层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也更加扎实。
机制创新 在群众中淘人才
以往政府购买服务的采购对象多以团体居多,而忽略了个体的作用。文化钟点工正是政府向个体购买文化服务的尝试。宝安区文体旅游局文化科科长陈斌说,文化钟点工贵就贵在它是一种机制创新,弥补了宝安区基层文化人才严重缺乏的不足。
文化钟点工从社区中产生,又服务于社区。邓少玲表示,当前宝安的社区文化建设力量比较薄弱,社区普遍没有配备专职专业文化人才,兼职文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专业素质与新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尤其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点对点”和“面对面”的文化辅导。目前政府体制内提供的人才和相应的服务已无法解决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和体制框框,在工作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人才培育上求突破,通过优化基层文化队伍配置,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据了解,文化钟点工服务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宝安区文体旅游局一方面正在着手制定更为科学和规范的购买、监督、考核、奖励制度,确保文化钟点工能长期稳定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拓展文化钟点工的服务范围和覆盖范围,例如石岩的客家山歌、沙井的粤剧粤曲、摄影、书法等都将成为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