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那么一天,一切会逝去,满眼瓦砾之上,还有灵魂的旗,青春永存美好,理想永存壮丽……”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永不消逝》响起,解放军歌剧院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8月9日晚,由总政歌剧团创作的大型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出现场,也是文化部“‘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的首场演出。
多彩的剧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8月9日,由文化部主办的“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拉开帷幕。在随后3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19台剧目(包括参加2012年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35台剧目)将在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天桥剧场等场地演出240余场。
据了解,除了像《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样的歌剧之外,此次参演剧目的艺术门类齐全,几乎涵盖了戏曲、话剧、舞剧、音乐剧、儿童剧等所有艺术门类,将全面展示近年来全国舞台艺术创作的丰硕成果,集中体现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并力求推出新人新作,不断推动舞台艺术创作的发展繁荣。除了尚长荣、孟广禄、蔡正仁、李树建、李胜素等名家献艺外,黄渤、袁泉等国内知名青年演员也将加盟。
幸福的烦恼
丰富的剧目,高频率的演出场次,给北京的戏剧爱好者们提供了一饱眼福的机会,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例如8月11日、12日这个周末,京剧《牛子厚》、舞剧《挂红灯》、音乐剧《告诉海》就同时上演,于是让戏剧发烧友许剑犯了难,自己只有周末有时间,可两天3场戏,到底去看哪一场呢?“一张票才几十块钱,演员还都是名角儿,真是一场都不想落下啊!”许剑说。
许剑的烦恼不是没有道理,这三出戏都有吸引眼球的亮点。京剧《牛子厚》是用流派风格演绎近现代故事,有许多大胆突破和创新之处。剧中演到梅兰芳蓄须不给日本人唱戏时,已是古稀之年的牛子厚苍劲有力地念白道:“科班弟子个个都是金丹,国剧就是长咱国人的精气神儿。”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有观众感叹说:“我们的国粹京剧流传下来真不容易,一代代鞠躬尽瘁的前辈令人尊重,看罢这部戏,我们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的传统戏曲了。”
陕西省志丹县歌舞演艺有限公司带来的舞剧《挂红灯》是一部带着泥土芳香的西北民歌舞剧,也是此次展演中为数不多的县级院团参演剧目。它以原生态陕北民歌与陕北民间舞蹈展开剧情,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财主的女儿英兰与长工三哥哥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该剧所有的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演绎出了最朴实的情感。
《告诉海》是此次展演中惟一入选的音乐剧作品,深情地讲述了一座城市建起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实现百年梦想的故事,真实感人,动人心魄。为了创作这一工业题材剧,该剧主创团队曾10多次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工地走访。该剧编剧王俭动情地说:“跨海大桥填补了中国造桥史上的空白,我们的创作也填补了中国音乐剧舞台上缺乏当代现实工业题材作品的空白。”
大众的舞台
引人注目的是,参演院团还涵盖了多种体制,各单位创作演出热情高涨。85个艺术院团中,既有代表国家级艺术水平的国家艺术院团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省、市级的艺术院团,也有来自基层的县级剧团;既有国家艺术院团,也有民营院团。其中,国家艺术院团共推出了35台剧目参加这次展演,新创排作品占三分之二,很好地发挥了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这35台剧目中,既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民族音乐会《泱泱国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保留剧目,也有话剧《活着》、交响乐《龙声华韵》等一大批新创剧,以及芭蕾舞剧《小美人鱼》、歌剧《蝴蝶夫人》等一批新排国外剧目。
这次展演坚持文化惠民原则,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展演期间,将组织包括农民工、社区普通群众在内的工人、农民、大中小学学生等基层群众观看演出。展演整体票价低于平时的商业演出,同时确保一定比例的低价票,100元以下的演出票超过50%,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